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6部分

名人物,許多發現,如敦煌曲子詞等填補了中國歷史、文化或藝術界的重大空白,將這些稱作國寶、將敦煌稱作寶庫是當之無愧的,也是從國內到國際、從學術界到普通民眾所共同認可的;而“南海一號”固然有其作為宋元遠洋商船的古船學、海上交通和海上航海史學考古價值,其所載貨物也無疑是反應海上絲瓷之路景況的見證和寶貴文物,但不能不認識到,作為商船,“南海一號”不過是宋元成千上萬普通商船中的一艘;作為貨物,也只是批次生產、批次出口的普通日用品中的一部分(這從早先出水的一批幾乎一摸一樣的瓷瓶中可以清楚看出),陽江政府官員並非考古專家,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不足怪,但作為門外漢,在上級領導已經阻止的前提下,將一艘古船命名為“海上敦煌”,將穿上的貨物稱為國寶,且廣而告之,唯恐知道的人不多,就很難讓人不產生別的聯想——他們所關注的“形象化”,究竟是“南海一號”的形象,還是陽江的旅遊形象?

在釋出會上當記者追問追問未來的文物保護時,有關官員僅籠統答覆“會認真保護”,有無文物保護經費、預算多少,一概欠奉;當記者追問旅遊收入會否用於“南海一號”文物保護時,答覆是“隨著考古進行會有越來越多旅遊亮點”。聯絡前面的一些疑慮,結合官員的此番表態,人們有理由擔心,陽江方面只是把“南海一號”當作“文物搭臺、經濟唱戲”的旅遊促銷道具,有理由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真正的文物會應缺乏科學周到的保護失去應有光澤,在其周圍卻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眾多假文物、假古董式的所謂“旅遊亮點”。

考古是一門嚴肅的、來不得半點含糊的科學,不管“南海一號”的文物價值究竟如何,它理所當然應是這次耗資巨大考古活動的主角,而不應是配合某種企圖、某種目的的龍套和道具,更何況,敦煌之所以為敦煌,靠得是學術界的認可,全世界的口碑,僅憑一個地方行政部門命名的“海上敦煌”,其燦爛的金色,恐怕經不起波濤哪怕很輕很輕的幾番盪滌。

………【如果楊二真的嫁給薩科奇】………

著名新聞人物楊二車娜姆這次把新聞做得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據義大利《共和國報》報稱,楊二向剛做回王老五的法國總統薩科奇丟擲繡球,稱“我覺得他尤其需要一個象我這樣的女人來陪伴他,照顧他”,並說倘若美夢成真,她會幫助薩科奇讓巴黎舊貌換新顏,因為“法國、尤其是巴黎有太多陳舊的東西,應該將它們予以更新”。

據說這不過是楊二一部舞臺宮廷劇的現場秀,說出的話大抵也是玩笑話,但倘若雙方當真,且薩科奇真的接受了楊二的告白、兩人終成眷屬,楊二“更新巴黎”的偉大夢想,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只怕很難。

楊二說得沒錯,巴黎真的有太多陳舊的東西,比如建築、街道、橋樑、社群,老城裡許多這些設施都是百餘年甚至幾百年前的。但楊二想“更新”它們是辦不到的,哪怕嫁給了薩科奇。

巴黎歷史上也有過如楊二所設想的“大更新”,那是在19世紀中葉,當時的市政長官奧斯曼拆除了城牆,拆遷了大批民居和老建築,在老城區修建了許多筆直寬闊的林蔭大道,還興建了巴黎歌劇院等標誌性建築,可結局是輿論和市民一片譁然,奧斯曼被貶稱為“屠殺巴黎傳統的劊子手”,他這一行為甚至連累到市政長官崗位的存廢:輿論反思認為正是這個職務給予奧斯曼太多不受制約的權力,城市才遭此厄運,所以偌大的巴黎此後近百年竟沒設立市長。

1913年,法國推出最早的《城市保護法》,規定文物古建不得擅自拆遷;1943年修改後的法規則進一步規定環古建500米的建築都在保護之列,以保護古建的歷史環境;1964年,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