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閒著,圩田必須得秋冬天才能建造,堤壩夯實得等秋末土地漸硬實了才行,春夏之際土地都是軟的包含大量水分,再下點雨水那可就白築堤了,挖枝幹運河本也是秋冬季最佳,只是秋冬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只能安排在春夏來做。
細川藤孝身為工程的總奉行,每隔幾天就要坐船去那盯一兩天再回來辦公,三井高安被調撥給他做助手,少年人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學起東西比那木頭似的憨實孩子快上千百倍,用吉良義時的話來說,做奉行就得聰明學的快,當然更重要的是忠誠守法。
這幾年陸續有幾十個犯事的奉行人,這種人不是貪瀆點錢款,就是對同僚做點損人利己的栽贓陷害,處罰的手段也很多,從鞭笞到財產罰沒充公、降一級到幾級,從底層繼續做起等各種手段,既不弄死弄殘又讓他們感受到痛苦。
因為吉良家的賬目很清晰沒多少漏洞可以鑽,據說是吉良義時從南蠻弄來的西式記賬法,有吉良家強大的目付體系,讓奉行們的陰私手段無所遁形,總會有人莫名奇妙的被抓,漸漸的許多奉行們也小心許多。
三井高安就是年輕的奉行人裡最出類拔萃的之一,幾年的勘磨到連出一手速記的本事,加之過目不忘的本領做什麼事都比別人快上幾拍,有三井高安作為助手,按照奉行眾的標準分門別類的整理出緊急、重要、較重要、普通,四個等級的各類政務,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秋末入冬,越後新一年秋收統計基本完成,第一次統計出越後耕地總面積六萬三千町步,糧食總產量達到驚人的兩百萬石,比去年糧食總產量翻了近兩番,事實證明新糧種擁有無可置疑的高產特性,超高的產量也糾正越後境內對新糧的批駁,關東甲信種植的產量不盡如人意,不代表在越後就種不出高產糧食。
比起上一年多災多難,今年的年景雖算不上幾十年最好的辰光,也稱得上風調雨順鄉野安寧了,沒有天再也沒有**,從初春幾場春雨開始,一年下來四五十場雨水也算標準水平,汛期也平穩的渡過。
加上今年新開發的五千町步新田,吉良家在越後掌握的土地超過一萬兩千餘町步,再加上屬於長尾家的也超過八千五百町步,到現在這兩家已經成為越後名副其實的大地主,為兩家耕作的農民足有二十萬人,其中越後本土居民十二萬,另外八萬則來自北陸、關東、羽奧的各地流民。
目前越後總耕地面積是六萬三千町步,其中有大約兩萬町步種植新糧,這部分土地出產的糧食佔據總產量的八成,一百六十萬石新糧足夠越後幾十萬人丁吃上兩年,豐收的喜悅掛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日子越過越好未來也更有奔頭。(未完待續。。)
第295章 西國的戰爭
吉良家堅持貫徹相關政策,只要一戶農民來到越後就會分給二十反土地耕種,若是一戶超過五口人,每多一個人丁多給五反土地,耕作的牛馬由吉良家出借,根據耕牛的年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更多滿五年則歸其所有,免除一年段錢、三年棟別錢,並提供房屋的政策也在緊鑼密鼓的執行著。
這個政策在服部忍者的宣傳網散播下還是引起強烈的反響,半年的時間裡陸陸續續遷來五萬人口,即便如此越後還是出現大量農民缺口,單單算吉良家與長尾家的土地就需要五十萬農民耕種,而今只有二十萬,只能給予更高的待遇,迫使農民加強勞動。
二十個人做五十人的活,肯定會很累,男女老少齊上陣,甚至帶著草蓆鋪蓋,蚊帳艾草直接睡在地裡的也不少見,從天不亮一直勞作到三更半夜的農民大有人在,經常可以看到三四歲的孩子挑著小擔子跟著年長的哥哥去打柴,對此吉良義時也無可奈何。
在中古時代,論起韌勁日本的老農民不比中國農民差,繳納六成的糧食做年貢,同時還要負擔段錢、棟別錢、軍役、普請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