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憲知道了也只是說姑娘家家的不要太沉迷了,也就不管了,老太太倒是高興的,她是個信佛的,孫女裡有一個信佛信得這樣誠的也是不錯的,所以吳柔到重陽節附近,說是要到廟裡住一陣子,老太太也準了。
就這樣,吳柔開始了她漫長的學佛生涯,府裡的人也漸漸淡忘了這個一心學佛的七姑娘。
吳怡聽了這事只覺得奇怪,吳柔想要做得道神尼不成?又想了想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只覺得吳柔這人不是大徹大悟了,就是有了別的想法,吳怡開始覺得自己替吳柔求情是個錯誤,可是就算是如此她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吳柔去死,吳怡自己都覺得自己聖母了,可是沒辦法,她現在還改不了。
吳家父子得美女,吳鳴出任深澤縣
過了九月初九,天氣一天天轉涼,吳怡也開始換秋裝了,府裡又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訊息,蓮心死了,據說是生了孩子沒多久就再懷上了,胎沒落穩,到了月份大的時候流掉了,一屍兩命。
也許是因為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二叔表情淡淡的,並不當成一回事,倒是二嬸眼睛紅了兩天,好像在老太太面前哭過了似的。
老太太看自己二兒子跟前空虛啊,除了已經不敢吱聲的習二姨太太之外,只有原配的宋氏了,這樣不太和諧啊,有心想要賞個丫頭過去“幫忙”,一想不能厚此薄彼了,還有老太爺那邊,幾個通房丫頭也都大了,不送個新的顯得自己不賢惠,再一想想快被忘到腦後的庶子,她不喜歡庶子,但是她喜歡送人給庶子讓庶媳填填堵。
實際上她送丫頭的目的也是為了填堵,她不喜歡劉氏強勢,可是劉氏孃家強,她也得承認現在吳家需要劉家的幫助,她嘴上不喜歡宋氏老上她這裡來竄叨她找老太爺給吳鳴謀外任,心裡還是希望二兒子有出息的,可是這事跟老太爺一說,老太爺總是說自有打算,所以送丫頭一是能敲劉氏的山震劉氏的虎,二是能討好一下老太爺,夫妻這些年了,她跟老太爺剩下的就是面上情。
至於宋氏……整日竄叨爺們四處鑽營,實在不是本分的內宅婦人應該乾的事,老太太也想警醒一下她。
於是老太太眼睛一溜……“芍藥、牡丹、水仙、玉蘭!”她開始給自己身邊一直調教的丫頭們點名,幾個丫頭都趕緊的站了過來,恭恭敬敬的給老太太請安,聽老太太訓示。
老太太一看自己身邊的這四個丫環,她從一開始“選材”的時候就是預備以後有用的,挑的都是伶俐漂亮的,如今在身邊養了這些年,這些丫頭們拉出去說是哪家的姑娘也是有人信的,“你們回去收拾行李吧。”
四個人都一頭霧水,直到老太太身邊的一等得意人吳多福家的笑眯眯地張口,“姑娘們大喜啦,這是老太太要抬舉你們呢。”
四個人臉上的表情一時間風雲變幻,但是總歸還是變成了笑臉,都跪了下來,“謝老太太恩典。”想要回鄉嫁給隔壁二牛哥的可以不用想了,你說出來了老太太也只會開導你一頓板子隨便把你配給馬房的小廝,想要出去做正頭娘子更不用想了,至於本來就想升職做姨娘的,恭喜你,總算盼到點曙光了。
且不說這四個人心中五味陳雜地回去收拾行李,接受姐妹們夾雜著嫉妒或同情的賀喜,單說老太太挑出了這四個人又想著應該把誰分配給誰。
老太爺雖然看著身子骨不錯,但也是奔六十的人了,弄個太嬌豔的不行,太有個性的也不行,老太太一回想四個丫頭平日的表現,把長相中等性情卻溫柔仔細的牡丹配給了老太爺。
吳憲房裡人精太多,劉氏又是精中之精,想想吳憲對馮姨娘之前的寵,知子莫如母,把最單純甚至有點傻的芍藥配給了吳憲,反正在精的方面是沒人鬥得過劉氏了,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