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龍飛應該謙虛幾次。但是龍飛沒有這麼做,聖旨一到立刻接旨。既然已經做了**何必立什麼牌坊,有人想罵就讓他罵去好了。
龍飛接受禪位就意味著統治了中國四百年的大漢朝,從今天開始徹底成為了歷史。他們將不再是漢朝的臣子。所謂的魏王、吳王瞬間變成了一個什麼都不是的頭銜。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名號,曹操與孫權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做法,那就是學龍飛的樣子建國。既然不願意在龍飛之下,那就只好另立門戶。但是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他們已經顧不得了。
曹操傳檄天下,稱龍飛為大漢的奸賊,將漢的旗號搬到了自己哪裡。孫權雖然沒說什麼,卻在加緊準備自己的登基大典。三分天下的局面就這樣徹底展開,三國能否鼎力完全決定在龍飛的手中,只要他開始動手,積怨已久的紛爭就會再次爆發。
既然接受了禪位,國號年號等等問題就成了頭等大事。按照慣例,龍飛為楚王,國號一般就是楚。可是楚國在歷史上已經有過,那就得重新尋找。龍飛提議叫天龍帝國,這名字不僅響亮而且霸氣,至於年號也不用那麼麻煩,今年就是元年,明年就是一年,以此類推直至萬萬年。
除了這些,更頭疼的事情便是官員的任免,文武百官的設定。既然是自己的國家,那就按照自己的意思辦。將襄陽管理的這套成熟經驗全部照搬,廢除漢朝那種三公九卿制度,所有官員全部進行考核任免,不適合者皆請辭,摒棄世襲制。從此之後官員們再也不是壟斷行業,只要是不適合的那就得走人。為此龍飛專門設立可一個監察機構,由耿直的徐庶負責。
可以說是在同時,三國的皇帝一起登基,這也算是古往今來難得見的一個奇觀。天龍帝國皇帝龍飛,魏國皇帝曹操、吳國皇帝孫權竟然在同一天舉行登基大典。一家比一家隆重,一家比一家氣派。總體看來,孫權的登基大典奢華,曹操的登基大典恢弘,只有龍飛的登基大典簡單而樸實。
祭天就在屬衙的院子裡,登基也在屬衙的公事房裡,甚至於連個皇宮都沒有。讓人唸了祝文,祭拜了天地,有荀彧宣讀了官員任命,大家山呼萬歲之後,就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了。雖然說龍飛是皇帝,一沒有皇宮,二沒有那些繁文縟節,更加沒有什麼後宮和太監,他還是他,還是那個在後院和孩子打鬧的他。
第430章 新皇帝的第一天
那天早上,見識過龍飛婚禮的盛大正準備一睹登基大典熱鬧的百姓們就覺得頗為失望。並沒有想象的人山人海,各種軍馬,也不見旌旗招展,甚至可以用冷清來形容。期盼著,期盼著!突然間幾聲銅鑼和著震天的鼓點在城樓上敲響。
龍飛一身戎裝出現在城樓上,百姓隨之朝著城樓蜂擁而至,百姓們沸騰了,這人就是他們的新皇帝,一個承載著成千上萬百姓心聲的新皇帝。與龍飛的簡樸一樣,百姓們也簡樸了起來。沒有排山倒海的跪拜,沒有聲音震天的山呼。百姓們興奮的嚎叫,衝著龍飛奮力鼓掌。
龍飛面帶微笑,身後站著那一群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一個個表情嚴肅。龍飛揮手朝著百姓們示意,震天的掌聲沒完沒了,如果龍飛不出聲,或許就會一直拍下去,直到拍斷自己的一雙手。
“各位父老鄉親,請安靜,聽我龍飛說幾句!”聲音雖然不大,卻傳的很遠。大家的掌聲慢慢的停了下來。龍飛點點頭:“各位應該認識我,今天剛剛坐上天龍帝國皇帝,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天龍帝國的子民了!”又是一陣吶喊和掌聲。
這樣的登基大典誰也沒有見過,就連《周禮》之中也從來沒有記載。不過看樣子,龍飛這種別出心裁的招數很適合百姓們的胃口,將官府與百姓之間的距離又拉近了很多。說完了自己,龍飛將身後的文臣武將分別介紹給了百姓,每介紹一個,百姓們便是一陣鼓掌。作為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