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顧同雖然有過軍令,言說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炮轟中興城,可是作為一軍指揮使,陳平必須為麾下的將士負責,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將士們用血肉之軀來堆砌出勝利出來,尤其是還有三四個時辰就要天亮了,要是在天亮之前還不能有突破的話,今夜的種種攻勢,可就都要化為一江流水了。
&ldo;軍統使放心,我等一定半個時辰內取得突破!&rdo;
言畢,高良惠、王大節、郭倪三員大將領了兵馬,乘亂就開始攻打中興城防守最為薄弱的節點地帶。
就在陳平和高逸定計要儘快取得轉機的時候,李遵頊的所有注意力卻還留在東城門下。
中興城東城門亂作一團,城內西夏弓弩手,刀斧手,盾牌兵節節抵禦,城門下反水的&l;西夏軍隊&r;卻甘作頭陣,為哲別的軍隊做肉盾,消耗西夏守兵的攻擊。
哲別的軍隊都是騎兵,如果城門口不是這樣的混亂的話,那麼一萬騎兵肯定都會迅速入城,斬殺一切,可是城門下的&l;反水部隊&r;卻讓哲別有些哭笑不得,實在不知道應該是為了有人給自己做盾牌欣喜還是應該為了有人擋住自己進攻的通道感到懊惱。
不過得知陳平還有其他的破城手段之後,哲別卻也不著急了,他一面命令軍隊壯大攻城聲勢,吸引李遵頊的所有注意力,一面暗中觀察高良惠三路軍隊奇兵突入,取得變機。
說時遲,那時快,高良惠三路軍隊瞬間脫離本陣,架起攻城雲梯、攻城車等等攻城利器,然後就迅速靠近中興城的城牆。
三萬軍隊作為變機,誰人會注意不到?
尤其是在夜晚,軍隊移動,就好比一條火龍轉動身體,稍有變機,就被李遵頊收入眼底。
&ldo;呸,一定是高逸這個老匹夫給顧同出的主意,老賊叛國,不得好死!&rdo;
李遵頊一面詛咒著高逸,一面忙忙調動軍隊往高良惠等三將的攻擊地點增援,可是軍隊調動,那裡是那麼容易,等著西夏的援兵集結完畢,高良惠、王大節、郭倪三將卻已經領兵攻上城頭,和西夏守軍展開爭奪。
第505章 滅國(下)
十萬大軍攻夏都,烽火連天耀九州。
是夜,西夏皇都中興府殺聲震天,火光燃燒起的光亮,站在六盤山上都能望見。
從高空望去,一條條火龍,往中興府聚集,各路兵馬,在火光、月光、星光的指引下,奮死拼殺著。
東南西北四城,悉數被圍攻,東南城牆結合點,更是有一支奇兵突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上城頭。
儘管李遵頊急忙調動兵馬增援此處,可是高良惠、王大節、郭倪三人都是百戰之將,又怎麼會給西夏軍隊反應的時間。
攻城雲梯,架在城頭,一路路將士,爭先恐後,攀越而上,當第一個戰士登臨城頭,控制登陸點的時候,整場戰事,鋒轉急下,瞬時之間,西夏守兵用人海堆積出來的銅牆鐵壁,就出現了致命的漏洞。
&ldo;快,一定要在敵人援兵到來前,控制住城頭!&rdo;
高良惠、王大節、郭倪三人催促著麾下將士加快動作,攻城的軍隊更是迅速,在三將的督促之下,一個個和猿猴一樣的順著前面開路將士開闢出來的安全地帶登臨城頭,當西夏援兵到達之時,東南城牆上已經聚集了將近七千宋兵,比起源源不斷的西夏增援部隊,七千戰士儘管顯得少一些,可是利用城牆和弓弩,宋軍還是很快控制住了東南城牆。
眼見城頭已經控制住了,高良惠也不能繼續在城下等待,他轉身向王大節和郭倪二人交待了一聲,然後就親自帶領親兵登城,準備指揮城內的激戰。
對於西夏軍隊的戰鬥力,高良惠是相當瞭解的,對於中興城內的各處關鍵,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