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元宏起身離席,元澄亦急忙忙起身與蔣銀奇並肩而立。
邊緩緩踱步,元宏邊道:「太子彼時尚未開府攝政,倘若朕當真遭遇不測,縱是有皇叔與二弟輔政亦難免朝堂不生禍亂。」
頓了頓,元宏又接著道:「涉世未深之人最忌平日親近之人蠱惑…」
忽地止了腳步,元宏吩咐蔣銀奇道:「去查查,太子於平城祭祖之時見了何人…」
。
第一百二十五回 蠕蠕兵(二)
羽林中郎將蔣銀奇得了皇帝旨意便告退離去,御書房內只留了元宏與任城王元澄相對而坐。
元宏往茶爐之中添了清水,放下手中水勺,元宏道:「皇叔,子恂如今雖已攝政,發言慮事卻未盡人意,朕思忖著該為其聘一中庶子,以盡糾正缺違、侍從規諫之責。」
元澄點了點頭,道:「太子雖有太師、太傅、少師、少傅四師行教導之責,然此四人乃陛下肱骨擔朝中機要之職,平日裡亦是席不暇暖,不能時時刻刻隨侍太子左右,若陛下能為太子聘下中庶子與中舍人,有此二人共掌文翰與太子府禁令,於太子而言著實是樁好事。」
茶水已沸,元宏為自己與元澄舀了茶,復又呷了一口,元宏詢元澄道:「皇叔可有合適之人舉薦?」
元澄思忖之間亦飲下盞中熱茶,片刻之後,元澄緩緩道:「建安王陸馛第五子陸琇,為人機謹,行事持重,平日裡沉毅少言且喜好讀書,如今其與太師三子馮聿同為黃門侍郎,不知陛下覺其如何?」
元宏笑道:「這朝中文武百官盡於皇叔心中,皇叔所薦之人斷不會錯。」
元澄遜色道:「臣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陛下日理萬機,自是分身乏術,哪裡還能顧及這些瑣碎小事。」
元宏搖了搖頭,道:「君臣之道,恩義為報。孟子有雲『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朕當效皇叔,將此些馭人根本之道銘記於心。」
元澄忙道:「臣惶恐,陛下有擎天架海之能,臣不及陛下之萬一。臣雖無周公之智,卻願效其忠君之舉。」
元宏笑道:「皇叔待朕之心朕又豈能不知?你我君臣之間毋需多言其他。」
又為彼此盞中添了新茶,元宏接著道:「輔佐子恂的中舍人與中庶子需當年輕有為且熟知漢家禮法之人,皇族之中雖有合適年紀之人卻多數喜武厭文,皇叔舉薦那建安王之子倒是個極佳人選,便著其為太子中舍人吧。」
元澄道:「建安王乃八部宗族步六孤氏,其雖非族中宗長卻是嫡支所出,與步六孤氏宗長山陽王乃一母同胞兄弟,若陸琇輔佐太子身側,那太子便又多了一族之勢支援。」
元宏道:「如此甚好!只中庶子一職又當交予何人?」
君臣二人同時舉起茶盞,默契之舉令彼此相視而笑。
元宏笑道:「皇叔,朕心中忽地有一人選,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元澄猶疑道:「陛下可是欲以楊元休之子楊侃為太子中庶子?」
見元宏含笑頷首,元澄心中卻有幾分忐忑,平城祭祖之時於西宮角牴場上元恂曾因楊侃勝出而對其行體罰之事,彼時因元恂有了悔過之意加之聽聞左昭儀滑胎,元澄恐令皇帝心煩慮亂並未將此事上稟元宏。
此時見皇帝屬意楊侃,元澄心下一橫便將那日平城角牴場上之事道於元宏知曉。
待元澄言罷,元宏已斂了面上笑顏。
見元宏神色凝重,元澄寬慰道:「太子到底年輕難免氣盛了些,既已知錯日後自當改過。」
元宏肅色道:「為君者當寬大為懷,倘若錙銖必較又豈能成就大業!於鄴城行宮之時便因子恂體罰子恪而致高嬪難產,朕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