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0部分

此刻的房間之內,不僅僅是伏念一個人,儒家二當家顏路和儒家輩分最高的荀子都在場。

當今天下,荀子和尉繚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便是百家當中最值得尊敬的兩人。

子,是對於男人的尊稱,先秦諸子就是指先秦的各位創立學說計程車大夫知識分子。

在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於巨大的變革當中,舊的社會秩序解體,所謂禮崩樂壞,而人們的思想卻迸發了蓬勃的生機,由此出現了一些有自己主張的傑出人物,這些人有謀求匡時救國的。有倡導王霸之術主張救世的。他們言之成理,自成一家,對當世和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人便被稱為先秦諸子。

而時光流轉。到了當世,諸子凋落,荀子和尉繚便是碩果僅存的大師。

韓非在銷聲匿跡之前,本也有望達成這個成就,只是他比起荀子和尉繚。終究是缺少了一些威望和學術上的見解。

在儒家內,荀子是輩分最高的一個人,但是他卻不僅僅學儒,他還學法。

不管是儒家和法家,荀子都有極為高深的造詣。荀子最為出色的兩個弟子,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一個是韓非,一個是李斯。

荀子在當世的地位也可見一斑。

但是此刻,荀子依然位居伏念之下,只是因為伏念才是儒家掌門。

“師叔。師弟,對於‘天子’的這封來信,你們怎麼看?”伏念問道。

明滅不定的燭火,將伏唸的身影映襯的高低不定,一如伏念此時的心思。

“趙昊的字裡行間極其強硬,沒有給小聖賢莊留半點情面。堂堂天下儒宗,何時由的一個外人指手畫腳了?”荀子冷笑道。

伏念不可置否,將目光放在顏路的身上,問道:“師弟,你的看法呢?”

顏路不敢直視伏唸的目光。他知道伏念此刻已經動怒,但是對於伏唸的怒氣,他沒有辦法化解。

“師叔說的是,儒家行事自有規矩。不需要外人來教。”顏路道。

“啪。”

伏念面前的案板被他一掌斷成兩截,只是中間的竹簡卻絲毫沒有受到傷害,就這樣漂浮在半空中。

盛怒之下依然保持理智,這便是儒家掌門伏念。

伏念站起身來,看著荀子和顏路,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惱怒。

“那對於趙昊指責子房襄助墨家叛逆之事。你們又有何看法?”伏念沉聲道。

儒家三當家,張良,字子房。

“趙昊無官無職,他說的話並非聖旨,子房是外出訪友,未必就是和墨家攪和到了一起。”顏路爭辯道。

“師叔,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嗎?”伏念雙手有些微微顫~抖,卻還是強忍住了怒氣。

荀子沒有說話。

趙昊此信內容的真實性,他這種人老成精的人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只是在齊魯三傑當中,他向來偏愛張良。正如同當年在李斯和韓非當中,他向來偏愛韓非一樣。

越是老人,就越偏執,不講道理,也往往會做出許多錯誤的絕頂。

“墨家和儒家向來都是對手,最重要的是,墨家是帝國的敵人,但是儒家不是。機關城建立在群山當中,易守難攻,所以墨家可以無所顧忌。但是小聖賢莊就在桑海,能否保住這天下儒宗之名,難道師叔和師弟都沒有想過嗎?”伏念擲地有聲的聲音在房間內不斷的迴盪。

顏路低下頭顱,這件事情他從一開始就知情,只是瞞著伏念,現如今事發,他若是再強詞奪理,只能更加惹怒伏念。

不過顏路有顧忌,荀子卻沒有。

“《孟子·告子上》曾經說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荀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