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華和祝代春都同時記錄著,這事情涉及到了兵務和動員兩個司,領導動動嘴,下面跑斷腿,他們剛剛才把大整編基本弄妥,第三千總部到現在還沒補充完,新的任務又來了。這個工作量還相當不小,一般先由屯堡上報家庭情況,然後逐一核對兵冊,最後還要抽查核對,第四營的各種文冊也要重來一遍。
老兵退了又要抽調新兵補上,又涉及往旅順的運輸,補充各部後的整訓計劃等等,李東華想著就頭痛,他對陳新道:“大人,不久那遼海便可能上凍,若是按一般的補充計劃,這批補充兵難以提前到達旅順。。。”
“那就先抽調一千名預備兵送到旅順,邊退伍邊補充,屯堡核實那一步先省掉,補充完了再抽查。”陳新一貫是這個作風,劉民有說他是管理簡單化,不過這種方式讓陳新省了不少心力。
陳新原本也想對兵員做一個調整,以前的一些老戰兵和農兵陸續成家生子,一旦陣亡對民政的撫卹壓力很大,兵員就要未婚的最好。從陳新功利的角度來說,也是最省錢的,就像後世徵兵一般,人數最多的義務兵都是年輕單身漢,家庭的負擔和牽掛都比較少。
“好了,這事就這麼辦。”陳新站起來,“劉大人視察到哪裡去了?”
莫懷文連忙翻開自己的冊子,看了一會抬頭道:“劉大人今日去了視察學校,先就去平度職業校,那裡有三十多個老屯堡的學生,說是考上了文登的大學堂,劉先生順道去送行。”
“嗯,咱們也去看看。”(未完待續。)
ps: 最近加班,更新不力,還是求月票,後面空了多更。
第七十一章 泰州學派
“我們腳下的土地,是一個遼闊國家的很小一部分,你們家中有些父兄參軍的,他們或許到過遼東,到過北直隸,但那仍然只是一小部分。這是一個富饒廣闊的國家,養育和你們一樣的許多百姓。他們和你們用著一樣的文字,穿著差不多的衣服。
我們的國家,有著塞北飄飛的白雪,有怒吼的長江和黃河,有小橋流水的江南,還有一望無際的無邊海疆,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我們所學習的文字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卻是我們互相認同的基礎,所以你們最先上的,便是識字班。
這些疆土不是白白得來的,我們祖先奮力征戰得來了這片土地,讓我們能在這裡生根發芽代代相傳,用雙手創造了最輝煌的文明。
為何我們登州鎮要與韃子作戰,人人都說要殺韃子,便在於我們對他們沒有一種文明的認同。除了服飾辮髮的區別之外,還有目的的不同,我們創造出豐富的物品和美麗的藝術,透過辛勤的耕種和技術的進步造福生活。此時他們從山林中走出,企圖用他們的蠻力來奴役我們,縱觀建奴在遼東之作為,他們只能帶來野蠻的屠殺和奴役,無論社會發展到了什麼時候,奴兒哈赤這樣的屠夫也無法逃脫道德的審判,這便是我對善惡認知的標準,亦是我無法認同建奴的原因。
他們要剝奪的,是我們生而具有的權利,此乃天賦人之權利。無人有權剝奪。這便是我們正在金州與建奴進行戰鬥的意義,無論建奴有多麼兇殘。我們都要拿起武器和他們戰鬥。文明不能缺少文字書本,也不能缺少長矛火槍。由此便有我們教育的目的,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們今日在登萊能平靜的生活和學習,便得益於那些歷次戰鬥中奮戰計程車兵,是他們帶給我們這樣的安寧,而我們的未來要依靠你們繼續去戰鬥。”
臺下學生紛紛站起熱烈的鼓掌,除了馬上要去大學堂的三十多人,還有上百人的新生,都是十幾歲的少年。軍報、評書、訓導官長期的薰陶之下,這些少年是登州最具有激情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情緒遠遠比那些有家有室的屯戶熱烈,可塑性很強,對於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