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管江北船場為何收容難民的事情呢,反正難民湧到揚州之後,只要不在這裡多做駐留,他們便沒有什麼麻煩,管得著這些難民去了什麼地方呢?
不過這樣做的結果是後來李慕天肉疼了好久,因為他還是過低的估計了難民地數量,一經出收容難民之後,於是便有大批難民湧到了他們李家磁州地窯廠,把窯廠的管事地險些沒有累的上吊,天天顧不上忙活瓷窯的事情,而是不停的安置這些難民的吃喝,然後派出人不停的往揚州那邊送難民,此中的用度絕對不是小數目,後來李慕天得知之後差點暈倒,回家被老爹一頓猛訓,不過這樣做也有好處,就是給李家在北方掙得了一個天大的好名聲,讓許多商賈不得不刮目相看他們李家,也相對帶動了不少商賈出資賑濟這些難民,緩解了一下難民對這一帶的壓力。
解決了這件事情之後,楊再興拿著李慕天寫的書信,交給了自己那些手下,讓他們帶著信去磁州,只留下了十幾名精壯年輕後生在身邊,編到了徐毅隨行的人員之中,作為護從,其中多是一些有點功夫的小夥子,增加了不小徐毅的隨護力量,而且這些人都是河北西路地本地人。對於民情地形十分熟悉,也給徐毅他們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眾人收拾一下繼續趕路,徐毅也不坐車了,就和楊再興他們一起步行,聊一些當地的事情:“再興兄弟,你家中現在可還有什麼親人嗎?我想向你打聽一個湯陰當地的人!”
“小弟家中母親去世後便沒有一個親人了。現在可以說已經沒有家了,大哥請說,對於這邊的事情我還是多少知道一些的!”楊再興答道。
徐毅聽他這麼一說。也就放棄了想要去他家中看看地念頭,心中記得岳飛也應該是湯陰人士。按照年齡來說,應該比楊再興大不了多少,此時說不定還留在家中,他倒不是想將岳飛也籠絡過來,而是心中實在敬仰這個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想要去見上一面,他也便知足了,覺得能認識一下這個岳飛也算是了卻一樁心事,特別是在收到了楊再興之後。他便更是覺得心中這種衝動難以抑制。於是開口問道:“我想問的這個人應該也很有名才是,他叫岳飛,應該就是湯陰人士,年紀和你相仿,可能大你一些,據說也是一個文武雙全地人物,不知道你可瞭解此人嗎?”
“岳飛?岳飛?他是湯陰什麼地方的人大哥可是知道?我好像沒有聽過此人地名字。湯陰這裡並不算小。而且此地多有尚武之風,許多年輕人都喜歡舞槍弄棒。厲害人物很是不少,如果不知道具體什麼鄉鎮的話,還真是不好找!”楊再興想了想答道。
徐毅這下就有些奇怪了,按說岳飛以後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想必是早已在當地聞名遐邇了才對,怎麼這麼厲害的人物連楊再興都不知道呢?難道是歷史上記載有誤嗎?不會呀!按說能在歷史上留下如此濃重一筆的他,不應該會被那些史學家記錯的呀!可他還真是沒有記起來岳飛到底是湯陰什麼鄉鎮的人,只記得岳飛是湯陰人士,這可怎麼找他呀!
這時楊再興卻有了主意,扭頭將跟著他的那些本地的年輕人叫了過來問道:“你們中間可有人知道湯陰本地有一個叫岳飛地能人嗎?”
這時立即有人站出來說到:“我聽說過,我聽說過,這個岳飛可也是個厲害地角色,和楊大哥一樣善使長槍,聽說他家境也很貧寒,可從小便很用功,後來拜在周老先生的門下習武,很是了得!”
“哦?那就是果真有這麼一號人物了?他家在什麼地方你可知道?”楊再興立即問這個小兄弟到。
“他家就在永和鄉一帶,具體哪個村子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此人很是有孝名,跟你一樣也是孝子,應該很好打聽的,而且以前那個周侗周老先生也很是有名,到了永和鄉那裡應該可以打聽出來的!”這個人立即答道。
不等楊再興告訴徐毅,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