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命趕至京城的姚平中率兵馬彈壓,同時令汴梁城中的禁軍關閉城門,嚴陣以待,通令那些試圖鬧事的散兵們立即散去,否則的話就弓箭伺候他們。
這些被淘汰的老弱雜兵們無奈之下,只得在姚平中率領的兵馬看押下,啟程返回各自原籍,各個都是滿腹牢騷,當送走這些人之後,趙栩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雖然看起來東京汴梁的兵馬數量減少了大半以上,但是相對來說統馭起來,卻方便了許多,而且最大的好處是這些兵馬相對比較精銳一些,在種師道兄弟和姚平中等大將的率領下,起碼也有一些戰鬥力了!要知道勝捷軍在大宋來說還是頗有一點威名的!
雖然趙栩解決了聚集在汴梁城的亂糟糟的兵馬的問題,但是這麼做同樣弊端也很明顯,大批被解散的兵馬雖然返回各自原籍,但是許多人在離開了汴梁城之後,都成了流寇,開始四處流竄,成為了各地的一害,給他以後找了不少的麻煩。
張邦昌勉為其難在大名府名不正言不順的登基稱帝之後,假模假樣的下了個偽詔,大赦天下,也算是暫時安撫一下金人,宗望看到張邦昌登基之後,心急火燎的立即宣佈北還金國,問張邦昌是否給他留一些兵馬替他看門面,張邦昌在大臣們的慫恿下,表示不用,宗望於是立即起兵離開了大名府,押著徽宗、趙桓等皇室成員,撇下了那幫俘獲的眾臣給張邦昌充門面,朝著北方而去。
張邦昌看著金兵離城而去,立即將大名府的眾臣給召集在了一起,商議如何應付接下來的事情,這個時候,大臣們看到金兵已退,便紛紛要求張邦昌退位,南返汴梁,將皇權重新讓給留守東京汴梁的濟王,畢竟在他們眼中,也只有濟王趙栩眼下還能算得上是正宗的皇室一脈了。
張邦昌聽了之後,也不敢怠慢,他現在說起來是被金人任命為大楚皇帝了,可是手下可以說沒有一兵一卒,大宋上下有誰會聽他的呀!於是立即寫了一封請罪信,派人送往東京汴梁,對趙栩一再稱罪,說願意帶這幫大臣們返回汴梁,讓出這個狗屁大楚皇帝的位子。
趙栩此時剛好授予傷愈的种師道為同知樞密院事,兼京畿宣撫使,統轄城外的十萬新軍,準備北渡黃河,攻打大名府,以懲治張邦昌這個所謂的大楚偽皇帝,而此時張邦昌的書信卻到了東京汴梁。( )
第六百二十四章 戰雲密佈
張邦昌在得到了趙栩的肯之後,立即帶著這些落魄大臣們一起出了大名府,朝著東京汴梁而來,一路上沒少挨路人們的唾罵,終於回到了東京汴梁城外。
趙栩帶人接出了汴梁城,張邦昌再次帶著群臣跪倒稱罪,將金人留給他的玉璽高舉過頭頂交給了趙栩。
趙栩接過了玉璽之後,才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說起來在東京汴梁宣佈登基,可是總覺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下聖旨卻沒有玉璽蓋章,總覺得不像個皇帝,現在張邦昌將玉璽送還回來,趙栩終於放心了下來。
對於張邦昌,趙栩沒有對他進行處置,而是令其居家不得外出,實質上將他軟禁了起來,對於那些跟張邦昌一起回來的大臣們,趙栩也沒給他們多少好臉,原來他們的官職經過這次動盪之後,全部免掉,令他們返回自己家,派人將他們全部給看管了起來,這些人雖然不甘心,但是進了汴梁城之後,一街兩行聚滿了汴梁城的老百姓,這些老百姓算是恨死了這些大臣們了,不為別的,就因為金兵兵臨城下的時候,這些人棄江山於不顧,跟著徽宗出城逃跑,要不是新皇趙栩留下力挽狂瀾的話,恐怕全城百姓都早已遭殃了。
一看到這些膽小鬼們回來,老百姓立即群情激奮,紛紛朝他們這些人猛丟石頭,打得不少人當即頭破血流,要不是隨行的官兵們保護的話,他們恐怕當場便要被打死在街頭,搞得這些大臣們各個都如同過街老鼠一般,抱頭鼠竄,跑回自己家中躲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