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辰和安琪的調查在一條新的線索上逐漸深入,他們越來越意識到,幻影之城的失蹤事件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場有關人類心理的深刻實驗。所有失蹤者的行為異常,似乎並非偶然,而是與幻影之城的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隨著他們進一步探尋設計師生前留下的資料,一座原本看似普通的購物中心,逐漸暴露出它的真正面目——一個實驗場,一個隱藏的心理迷宮。
設計師的日記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陸辰和安琪獲得了一份極為重要的資料——陳彥建築師的私人日記。這本日記是由陳彥的家屬交給警方的,裡面詳細記錄了他對幻影之城設計過程中的種種思考和實驗。
“這座購物中心,不僅僅是為了商業目的而建造。”陸辰翻閱著陳彥的日記,眉頭緊鎖,眼神越來越沉思。“陳彥在設計幻影之城時,明確提到過,‘某些區域必須具有特定的心理效應。’”他輕聲念出其中的一句話,“‘這些區域並非為了讓人舒適,而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某種內心的衝擊,去觸發他們最深的恐懼與慾望’。”
安琪也緊隨其後,認真看著日記中的內容。她注意到,陳彥的文字中充滿了對心理學實驗的興趣,他多次提到,自己在設計時參考了大量的心理學理論,尤其是有關恐懼、孤獨、遺棄感和身份認同的研究。
“這些設計區域並非簡單的空間構造,”安琪低聲說,“它們透過特殊的光線、聲音和佈局,刺激人的潛意識反應。比如有些地方,光線極為昏暗,給人一種失去方向感的壓迫;而另一些區域,則是空間過於開闊,極其空曠,讓人感到孤立無援。陳彥甚至提到,有些設計是為了讓人在其中迷失,永遠找不到出口。”
陸辰翻到了日記中的一篇筆記,眼中閃過一絲震驚:“在‘特殊區域’的設計過程中,陳彥提到了一個名為‘神秘間’的地方——一個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的實驗區域。進入這個區域的人,會在視覺和聽覺上產生極大的錯亂,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分辨自己是否處於現實中。陳彥稱這個區域為‘極限感知區’。”
安琪的表情變得愈發嚴肅:“如果這些設計真的是如此,那些失蹤者可能早就陷入了這些‘陷阱’之中。他們進入了這些區域之後,心理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逐漸失去了理智。”
陸辰的心跳加速。他抬頭看著安琪:“如果真是這樣,那些失蹤者的異常行為,可能並非他們自己主動去做出的選擇,而是他們受到了設計中潛在心理影響的迫使。”
兩人都沉默了片刻,心中明白,這一切的謎團越來越複雜。幻影之城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購物中心,更像是一個巧妙設計的心理實驗場,而這些“特殊區域”可能就是實驗的核心。
心理學背景
安琪決定進一步研究陳彥日記中提到的心理學背景。她查閱了大量相關的資料,發現陳彥的設計受到了20世紀初期一些經典心理學實驗的啟發,尤其是有關人類對恐懼、孤獨和遺棄的反應。她在書桌上鋪開了一些心理學書籍和文章,專心地分析其中的細節。
“這些‘特殊區域’的設計,其實很像心理學中一些經典的恐懼誘發實驗。”安琪對陸辰說,“例如‘斯坦福監獄實驗’、‘電擊實驗’等,這些實驗透過人為創造某些極端環境,來測試參與者在極限壓力下的反應。陳彥的設計,或許也是在借鑑這些實驗的方法,試圖透過極端的心理壓力,去觸發人的恐懼和潛意識中的慾望。”
陸辰也開始回憶自己在案件中的經驗,他意識到這些設計對人的心理反應影響深遠:“這些實驗不僅僅是要研究人的恐懼,還要測試他們在壓力下的選擇。就像那些失蹤者,可能正是在這些‘極限區域’內,經歷了某種無法控制的心理反應,才導致了他們的消失。”
安琪點了點頭,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