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高句麗二十萬援兵?

“那就先穩住他們,抓他們的壯丁過來運送糧草,當輔兵,填護城河,當敢死隊!”

對待外族,趙崢的道德底線一向很靈活。

如果是小鬼子,這個機會趙崢都不會給,不行就在海外非洲成立個公司嘛,那種二戰的大炮想買還是買得到的。

我就不信還有大炮征服不了的土地!

“朕就不該問你!”李世民也被趙崢整無語了。

本來想著後世的華夏吸納了這麼多的民族,而且還能和睦相處,應該是有一些獨到的方法政策的。

大唐也可以借鑑一二。

結果趙崢上來不是說貶為奴隸,就是要殺光,真是多餘問他!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後世為了這個多民族融合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有生活在西域的小夥伴(這裡就不具體點名了)應該知道,那邊有的區域幾百米一個警務站。

甚至一百米就有一個!

幾十年一直持續的有做基層工作的人員不斷的去做當地百姓的安撫工作,進行政策的解讀。

從建國至今,政府幾十年的努力才勉強做到現在的平穩的。

大唐想學?你有這個人力物力精力嗎?

在趙崢看來還是殺光了更簡單快捷。

遼東開發可以慢慢來,人口總歸是要增長的。

不行可以遷徙內地人口密集區域的人,去了就發錢,發耕牛,發新式農具,再發一個高句麗女婢,不信沒人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趙崢打算找個機會讓李世民看看後世到底投入多大的精力來做這件事情的。

“這些人先看管起來,傳書讓太子跟三省宰相一起商量對策,再彙報給朕。”

李世民本來也是屬意遷徙高句麗降民的,現在被趙崢一說,也覺得還是商議後再做決定的好。

徵調高句麗青壯幹苦力這個主意倒是和李世民不謀而合,但是管理還是要嚴格,武力鎮壓要徹底。

否則也會是不穩定因素。

“陛下,有急報!”

幾人正在商量徵調多少青壯比較穩妥時,張阿難從外面趕了過來。

“念!”

“高句麗百濟合兵20萬,如今距離遼東城只有300裡了!最快則3日,慢則日。觀其行軍路線大抵是要駐紮在駐蹕山上。”

“探查到主將是誰了嗎?“

“主將乃是高句麗大對盧之子,淵蓋蘇文。”(舊唐書記為錢蓋蘇文,新唐書為避李淵諱,改泉蓋蘇文。)

“是這個人?”趙崢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忍不住笑了起來。

“趙卿對此人很熟悉?”

“被棒子吹出來的名將罷了,水平怎麼不知道。不過這人腦後有反骨,這次最好直接除掉他。”

高句麗的大對盧類似於宰相,掌握高句麗的軍政大權,淵太祚死後,淵蓋蘇文承接大對盧的職位,這也是為什麼淵蓋蘇文後來有能力篡位。

:()大唐,開局帶小公主去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