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之戰屬於去救火擦屁股去了,唐軍已經大敗虧輸了。
但是他受命於敗軍之際,依舊將任務完成的非常完美,而且也很有大局觀,比起薛仁貴是強很多的。
裴行儉很有冒險精神,比如這次的襲擾敵後方,趙崢只是提了提。
他就敢直接去大膽實施,而且完成的還非常好,甚至側面達成了,趙崢意圖經濟控制鐵勒諸部的目的。
如今燕國源源不斷出口的飼料的功勞就得記在裴行儉的頭上。
薛仁貴和裴行儉年紀比趙崢還小,這兩人也都還算長壽,趙崢覺得可以多給一些時間磨鍊磨鍊。
蘇定方已經很成熟了,無論是戰爭思想還是經驗,他都不比李靖差了,提到大將合情合理。
天啟七年十月十二日。
蘇烈、裴行儉、薛禮等皆入殿受封。
“制曰:非賢不乂,有開必先久大之業也。公上略雄才,博信明誼。受我旄鉞,輯寧區夏。上將蘇定方可加封大將銜,進爵新城郡公,食邑兩千戶,賜新都甲第一座,蔭卿子慶節為玄菟縣公、衛尉少卿。餘如故!”
這次趙崢不僅因功封賞了蘇定方本人,連他的兒子也混了個衛尉少卿的官職與縣公的爵位,連她的妻子也被封從二品的國公夫人。
裴行儉則是加封中將銜,受封安市郡公,食邑千二百戶。
薛仁貴加遼城縣公,食邑八百戶。
其餘諸將都有封賞。
趙崢對於錢財並不是很看重,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將士都得到了很高的金錢物質賞賜。
該授銜的授銜,該升職的升職,連牛大虎這廝如今也累功升到了中校軍銜,領一個折衝府,雖然軍銜沒上去,但是也能稱呼一聲折衝將軍了。
薛仁貴沒能升到少將,心中頗為失落。
這次他也算是非常賣力了,薛延陀能這麼快被滅,他其實還是有很大功勞的。
可惜趙崢打算再磨一磨他的經驗,大燕缺乏帥才,蘇定方已經40多。
在撐個20年,就不錯了,六七十還讓人上戰場,這事兒趙崢做不來。
到時若是隻有一個裴行儉未免有些捉襟見肘,如果薛仁貴能支稜起來,趙崢也沒這麼大的人才焦慮了。
滅薛延陀後,趙崢計劃在三年內不再動刀兵,好好休養生息幾年。
未來幾年的主題是工業建設、開墾北大荒、基礎教育落實。
對外暫時沒得打,突厥、鐵勒暫時幾年都會很老實。
:()大唐,開局帶小公主去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