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媽媽說:“午陽,小芳,坐呀,還要我們請啊。小芳,你都生了三個孩子了,你看看你這面板,這身材,還是跟當姑娘時一樣。”
吳芳笑著說:“媽,我還不到30歲,您就希望我變成老太婆呀。您看看午陽的老婆,哪個又變老了?”
岳父笑笑,“午陽,小芳的大孩子姓吳,二兒子姓葉,小的姓黎,也算是難得一見了。”
吳家岳父是個典型的書生,平常不會開玩笑,這也算他說的最大的笑話了。
午陽趕緊接道:“可惜小芳不想再生孩子了。爸,要不然小孩子也姓了您的姓吧。”
葉媽媽說:“別姓吳了,有一個夠了。以後的事情我們也管不了了。午陽,小芳外公的玉器市場建好了,你送過去的毛料切出來了一些,裡面都有翡翠,價值連城啊。她外公想讓孩子過去住一段時間,你們覺得怎麼樣?”
吳芳說:“現在不行,過兩年等孩子長大一些,每年寒暑假過去吧。孩子說話全了,您就教他客家話,以後過去生活沒問題的。”
岳父說:“說過去生活,必須大學畢業以後。小芳外公現在身體是好,畢竟是快80歲的人了,保不準能夠活多久,你舅舅、舅媽是不是對孩子好,我們都不能放心的。”
葉媽媽說:“還反了他們了。以前也就是小有家財,現在都成了大富翁了,還不是全靠午陽呀。”
午陽笑道:“媽,您不能這麼說的,我們就算是幫了忙,也不能說,要感謝只能是舅舅他們說,我們更不能攜恩要挾,讓他們如何如何,這樣往往適得其反。不過孩子還是不能先過去,要上學,要習武,得我們自己教。說不定以後孩子出息了,那一點財產還看不上哪。”
葉媽媽說:“我不過就是那麼一說。你們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最好了。”
31號上午午陽去辦公室轉了一圈,看到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分廠的加班和公司的值班,都是老一套了,沒什麼需要操心的。
回到家裡,張爺爺家的兩個岳父岳母,和4位師伯、伯母就到了,夢琪6兄弟也一起到了。大家聊了一陣,夢琪就講到開博物館的事情。“午陽,我們出去幾個月,都已經買好了地皮,開始修建了。”
午陽說:“你們是在市區還是郊區買的地皮?”
夢琪說:“都有。市區的都是小地皮,最大的不過3、5畝。小的也就是1畝地,我們所講的已經買好了開始修建的,都是市區的。郊區的地皮是大,就是離市區太遠。最遠的。離市中心30多公里,我們都只談了個意向。沒有買好。”
“還有些猶豫是吧?”
孟珙說:“不由得我們不猶豫呀。東北、中南、西南和華東的,都是離市區20公里以上的不毛之地,想開墾出來,比和園難多了。華北和西北的,就基本上沒有水源,溝溝壑壑的。總之吧,都是一些不適宜居住的地方。”
“地方有多大?”
夢琪說:“有的地方10萬8萬的沒問題,有的地方就願意圈多大就多大,價格非常便宜。午陽,我們猶豫的原因。一個是覺得買下沒什麼意義,二個是我們的現金也有些不夠,所以我們就考慮再三,決定還是不買了。一心一意建好市區的博物館算了。”
“你們退信沒有?”
“用不著給回信的,我們講好了,半年之內我們不去,就是不要了。”孟珙說。
午陽問:“你們都到了什麼地方?”
夢琪說:“除了藏區,就是兩個大海島沒去。”
“如果我都要了這些地皮,你們是不是肯幫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