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這個超過五千平米的巨大的攝影棚就動用了上千人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是《尋龍訣》電影中花費最大的工程。

本來這個場景可以後期用電腦製作,或者像很多電影裡直接用三維的人工佈景,配上昏暗的燈光也能應付過去。

這也是很多小公司常用的招數,就像很多繪畫高手在馬路上畫出一個逼真的下水道,不仔細看的話還會認為是真的而繞路呢。

這也是很多小成本電影和電視劇裡常見的,裡面大部分宏大的場景幾乎都是這樣做的,雖然經過後期的修飾,透過調整燈光、鏡頭、角度等方法讓背景板顯得逼真一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霸佔整個東南亞電影市場的邵氏電影公司以及tvb無線電視臺拍片子都是這樣的。

那時候香江地少又貴,電影公司不可能專門買一塊地來做影視城,就算租也划不來。

那個時候很多影視劇裡的背景都是臨時搭建的簡易建築,或者乾脆就是人工佈景,實地拍攝的少之又少。

不過假的終究是假的,就算後期再怎麼處理放大到上百平米的大熒幕上還是有瑕疵的。

在攝影棚裡搞首映式也不迫不得已,現在排片比預期的要低,如果前兩天的票房不夠理想的話,院線勢必會再次調整排片。

八天之後大船上映,雖然兩部電影不是同意型別,不過大船的受眾還是以年輕人為主,這和《尋龍訣》還是有衝突的。

為了吸引票房,李木這才決定在攝影棚內舉行首映儀式。

不過倒是不可能像體育館那樣放置兩萬和座椅,這畢竟是搭建的場景,雖說質量過硬,最多也只能容納五百人左右的觀眾。

這幾天李木把公司裡暫時沒有拍片任務的員工全部打發來佈置現場,從伯納一家電影院借來的imax巨幕以及放映裝置也安裝好了。

看了看時間,已經六點半了,估計現在已經有觀眾和媒體到場,李木和基地方面的人打個招呼,準備開始檢票進場了。

而此時在攝影棚不遠處一處明清建築那裡已經有很多人在等著了。

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算是身處北方的京城也不例外,就算是在傍晚時也有超過三十度的氣溫。

氣溫高,又沒有座位,一群人站在那裡久了難免會抱怨。

而周圍陸陸續續趕到的大批記者也在那議論紛紛。

“你說李木這次搞什麼鬼啊,竟然在攝影棚首映,這麼多人坐得下嗎?”一個年輕記者看了眼聚集在那的兩百多名觀眾。

一般的攝影棚也就幾十平米,根本沒法安置這麼多觀眾,現在首映還沒開始就來了兩百多人,估計這次首映發出去的門票最少有四五百張。

“攝影棚裡也放不下那麼大的巨幕啊,難道要分開來坐,幾十人坐一間?”

“嘿嘿,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聽說這次李木拍攝用到了基地裡最大的攝影棚,坐個幾百人是沒問題的!”有個訊息比較靈通的記者說道。

被他這麼一說立馬就有人反應過來,驚道,“難道是那個五千平米號稱全亞洲最大的攝影棚!”

“沒錯!”那人說道。

李木在基地拍戲的時候為了保密基本上隔離了記者,而基地方面的人員也被要求不能洩露拍攝的訊息,所以記者對這些都一無所知,現在聽到這人竟然有獨家訊息,紛紛兩眼放光地盯著他。

“這位大哥不知道是哪家公司的,連這個訊息都知道!”

“是啊是啊,能拿到這麼的獨家訊息想必不是我們這種小報社能比的!”

“大哥有沒有別的訊息分享一下,有沒有照片之類的?”

。。。。。。

面對周圍記者的吹捧,這個年輕記者有些得意,不經意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