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到李木對著華宜開炮了,臺下的記者都興奮跟打了雞血一樣。

“那李總你的意思是華宜拍攝的速度塊會影響電視劇的質量嗎?”緊接著又有人問道。

李木笑道:“我可沒說過這樣的話啊,人家大公司拍的快點很正常的!”

記者們卻不依不饒,還要繼續問,這時李木看到也差不多了就把話題拉回到《泰》上面。

“現在請我們的徐導來說兩句!”李木退到一邊把位子讓給了徐錚。

本來看到自己的開機釋出會有點要變成李木個人釋出會的趨勢徐錚心裡很不高興,直到李木把位子讓給他心裡才好過一點。

徐錚拿起話筒走上前有些激動地說到:“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開機,更是我第一次執導,我很感謝李總以及伯納集團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把這部電影拍好的!”

看到李木讓位了,記者們也沒有抓著他不放,畢竟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回去只要把李木剛剛說的話“潤色”一遍就是一篇很有噱頭的新聞稿了。於是轉過頭開始關注《泰》了,畢竟《人在途》三千七百萬的票房放在去年不算什麼,但是架不住人家投資小啊,七百萬的投資最後換回了將近一千四百萬的回報,百分之兩百的回報率足夠讓製片方大賺一筆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這部《泰》想必也差不到哪裡去。

“徐導,請問這部電影的投資是多少,是不是和《人在途》一樣?”有記者問出了關鍵的問題,《人在途》的成功最主要還是因為超低的投資,如果這部《泰》的投資太高的話那就需要更高的票房才能有收益。

“《泰》的製作成本一共是三千萬,由李總和伯納雙方共同出資。”徐錚說道。

三千萬的成本那可是《人在途》的四倍啊,兩部同樣題材,連演員都差不多的電影成本怎麼會相差那麼多呢!

“徐導,請問為《泰》為什麼上漲了這麼多,是不是因為主演的片酬上漲?”

“成本的增加其實和片酬並沒有很大的關係,我和保強的片酬只是多了五十萬而已,陳賀他的片酬都比我們要低,主要是這次劇組要去泰國取景,成本自然就高了。”徐錚解釋道。

眾人恍然大悟,難怪電影取名叫《泰》呢。

“電影的成本高了三倍,徐導你有信心能夠收回成本嗎?”

三千萬的成本那就需要將近八千萬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這已經可以排到去年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了,老實說徐錚並沒有很大的信心,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這是李木來救場了,他說到:“我們既然選擇了徐導就相信他的能力,至於票房的問題就要拜託廣大的觀眾朋友們了!”

“那李總你對票房的期望是多少呢?”

“這個嘛……”李木沉吟了一下,對著臺下伸出了一根手指頭。他當然知道這部電影原本的票房有十二個億,但是現在時間提前了兩年多,國內的電影市場一年一個臺階,所以他內心還是希望能上十億的,不過他可不會直接說出數字來,要不然的話就等著上頭條吧,一部小成本喜劇開口就是十億票房別人只會把你當傻逼、瘋子。

臺下的記者都以為他指的是一億,頓時議論紛紛,要知道去年一年都沒有幾部電影的票房能夠上億的,而且大多是一些大製作。

“李總你是不是太自信了,要知道去年票房上億的國產電影只有《非誠勿擾》、《赤壁》、《梅蘭芳》、《長江七號》、《畫皮》、《大灌籃》這六部,無一不是有大明星的大製作,你憑什麼認為《泰》能賣到一億的票房!”有記者質疑道。

李木不以為意:“套用星爺的一句臺詞,“做人如果沒有理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難道各位就想一直做記者沒有想過當總編嗎?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