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傳言唐代開山為陵,工程龐大,氣勢雄渾,這也和當時大唐盛世的國力有關,唐代的王陵到處都透著那麼一股捨我其誰天下第一帝國的風采。想不到元朝始祖的氣派,絲毫不遜色於唐代。
我是學考古學專業的,歷史課,當然也是主課之一。這裡帝國風采的建築,當然也是與當時社會有關。元帝國存在等級歧視制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將臣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大元有把國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專門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規定中。比如曾規定漢人不許結社、集會、集體拜神,禁止漢人私藏兵器。例如數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蒙古人被漢人打死需要償命,而蒙古人因爭或乘醉打死漢人只需“斷罰出徵,並全徵燒埋銀”。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人均不平等。
成吉思汗曾規定,殺蒙古人的償命,殺色目人的罰黃金二兩銀幣,而殺死一個漢人,只要繳一頭毛驢的價錢就可以了。遇到征伐戰爭,差別待遇較平時更甚。像1286年,為了進攻安南,徵用全國馬匹,色目人三匹馬中只徵兩匹;而漢人的馬,無論多少,全部徵收。以後不斷征馬,每次如此,漢人的馬就成為珍品。蒙古政府有嚴厲規定:禁止漢人打獵,禁止漢人學習拳擊武術,禁止漢人持有兵器,禁止漢人集會拜神,禁止漢人趕集趕場作買賣,禁止漢人夜間走路。“甲主”以上的地方政府首長,全由蒙古人擔任。當蒙古人不夠分配,或中亞人賄賂夠多時,則由中亞人擔任。蒙古官員大多數是世襲的,每一個蒙古首長,如州長、縣長,他所管轄的一州或一縣,就是他的封建采邑,漢人則是他的農奴,他們對漢人沒有政治責任,更沒有法律責任。但實際上對於許多豪強是不適用的。雖然法令禁止漢人持有兵器,但大興史氏、易州張氏、真定董氏等待遇和蒙古貴族相差無幾。相反許多蒙古貧民生活卻很困苦,到了元朝中葉,常有大批蒙古貧民在大都、通州等地被販賣,色目人也有不少淪為奴僕的。實際還是地主階級政權。
一路走來,看似順利。除了那支大老鼠不見了蹤影之處,並未發生其它怪事。這種地宮之中若說無鬼無魂,打死我也不相信。或許是澤塔?瓊斯巫師那把巫師鐮刀,真是起到了避邪降魔的作用。
當邢賓又開啟另一個石門時,他們發現,這個墓室頂端雕刻的瓊樓精美無比,石樑上均細心著色。只是墓室中尚無棺木,屍骨僅躺臥在地面上,屍骨下的一個方形枕頭竟儲存完好。手骨下一把彎刀,一看便知道那是蒙古彎刀。彎刀在戰鬥時不用它砍,反握平端。隨著戰馬的飛馳,刀的這種特殊形狀可以滑過盾牌戰甲,直接取敵人的首級,有時甚至能割下七八個腦袋。
在蒙古人心目中,蒙古彎刀是長生天所賜的聖物,因此它會帶給擁有蒙古刀的朋友好運和平安。蒙古刀刀刃採用優質鋼,刀鞘為合金材質,弓箭造型,刀鞘雙面鑾刻二龍戲珠圖案,兩端龍頭昂揚,寓意吉祥,款式獨特。
邢賓上前拿起蒙古彎刀,上下翻來覆去的看道:“這古人幹什麼的都有,這個人應該是這裡的守護者吧?”
“墳墓裡的守護者?”謝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眉頭擰得老高。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呀,”邢賓心下一沉,沒有半點慌亂。凝望著手中彎刀,緩緩而認真道:“不信?你去問老大。”
謝山兩人很快來到甬道的盡頭,是連一處接著一個四面都是甬道的小廳。兩人茫然地站在小廳正中,用手電仔細地看著每一小廳,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