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色緊張,目光始終驚凝在男子身上,回想起御花園,女子瞬間的失神,心中雲霧漸漸撥開,只是,徐惠不過十一歲年紀,怎麼……竟會與他牽扯?
挑唇一笑,轉眸望向男子憤憤面容:“承儒,玄武門後,朕下令不得追殺你們母子,可你母親冥頑不靈,進宮興風作浪,積壓奏摺、令百姓遭殃,而達到令朕百口莫辯的目的,更陷害皇后,朕不與計較,她自己橫劍自刎,朕厚葬於她,亦沒再追究你,三年前,你揪眾造反,挾持皇后,令皇后病情加重,一病不起,終是……終是……”
帝王目中突有悽傷的光,閃爍無定,那樣的眼神,直令劍色失芒、焰火無光:“朕不殺你,已是仁至義盡!你竟如此不識好歹,便休怪朕無情!”
“無情?”男子冷冷一哼,眼神蔑然:“你何時顧念過‘情’嗎?”
徐惠聽得暗暗心驚,李世民與儒哥哥的一言一語,顯然二人早便熟知,早有夙願,只是儒哥哥,怎會與當今天子,有如此不共戴天之仇!
李世民依舊鎮靜,身經百戰、無往不利的他,這樣的場面不過而已:“劍在你的手中,你自可奮力刺下,只是你以為你可以走得出這皇宮嗎?即使……你手中有朕賜予柳連的令牌!”
男子一驚,適才,他便提及了令牌一事,他如何會知道?眉眼稍稍一滯,只聽李世民又道:“你不覺你來往於太極宮太過隨意了嗎?不覺守衛太過鬆懈了嗎?承儒,不要……再逼朕!”
承儒!徐惠又是一驚,這一晚,心似已驚訝得麻木了,儒哥哥叫做承儒嗎?可在自己那遙遠的記憶中,對她細緻入微的儒哥哥,該是叫做李儒!
思想在瞬間糾結,徐惠一點點抽開紛雜,適才陛下提到了玄武門,提到了入宮興風作浪,承儒!李成儒!當今太子名承乾,那麼……儒哥哥莫不是……
驚戰望向李承儒,儒哥哥,難道竟會是當年那場天地泣血的事變中、僥倖脫逃的遺孤嗎?
第 33 卷 干戈未定欲何之13
正自思想,只見承儒劍抹飛光,一束寒冷光束乍然掠過女子烏墨青絲,徐惠不覺大驚失聲:“儒哥哥……不要!”
劍落風息,青絲靜靜垂止在女子肩際,徐惠美目如星,卻暗自流轉著複雜光芒:“儒哥哥……原來你……你是……”
承儒不可辨析徐惠此時的神情,劍停滯在帝王胸膛,僅是寸許,目光落在女子驚詫的目光裡,卻有不可言說的意味。
李世民望望二人,心中有疑卻是無驚:“你們如何認識?”
渾厚沉穩的聲音,卻兀自令人心顫,徐惠轉身望去,只見君王目光沉寂,並無一絲怒或詰問,這樣平靜的目光,怎麼……卻更令她心中不安。
那平靜,似更有波濤暗湧其中。
“陛下。”徐惠正欲言語,李世民卻突地擺了擺手:“承儒,你恨朕入骨,朕只問你,定要與朕為敵到底不可嗎?”
李成儒眉眼一慄,神情堅然:“李世民,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豈是你幾句花言巧語便可過去?我這三年,潛心習武,等待得便是今天!”
李世民搖頭,目光感慨:“不!你不是!若你是,當年便不會罷手,若你是,朕……給了你無數機會,你……卻仍沒有動手,若不是今日朕叫破於你,你恐怕仍不會橫劍在朕的胸前!”
“李世民,你不要自以為是!”承儒濃眉擰緊,劍尖更向前幾許,微微挑破紋龍衣襟!
李世民低眉一望,神情依舊如故泰然:“當年,柳連無辜惘命在亂劍之下,朕命人厚葬他於九嵕山角,下葬前,為他換裝清物,唯恐朕曾欽此他的令牌,被人利用,特遣長孫大人最先檢視令牌所在,然,卻不見蹤影!想,必是那時的一場混戰,遺落在了那片樹林中,被你所拾去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