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放戰爭時期,劉少奇繼續擔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並曾兼任總政治部主任。1947年春,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劉少奇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委託,擔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書記,轉移到華北,同朱德一起負責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同年夏,主持全國土地會議,會上透過中國土地法大綱草案。1949年3月,出席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新中國成立後,劉少奇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兼國防委員會主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劉少奇遭到錯誤的批判,並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殘,於1969年11月12日病逝於河南省開封市。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平反昭雪。 (劉志青)

第六部分隆美爾 元帥(1)

1942年1月27日,丘吉爾在回答議會有關英軍在北非的敗績的質詢時頗不情願地說:“我們有一位非常有魄力、有才幹的敵手,如果避開戰爭的浩劫不談,這可是一位卓越的將才。”此人就是“沙漠之狐”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1891—1944),1891年11月15日生於德國烏爾姆附近的海登海姆的教師家庭。他的父親是中學教師,母親是高階官員的女兒。中學期間,他的理想是當工程師,可是命運卻使他成為軍人。 隆美爾1910年應徵入伍,不久即進入軍校學習,9月後重返部隊,晉升為少尉。1916年與露西•莫林結婚。隆美爾在軍隊服役34年,但實際經受炮火洗禮僅有七年。假如沒有戰爭,他或許會默默無聞。從1914年至1917年,隆美爾參加世界大戰,由少尉晉升為上尉。從1940年5月到1944年10月,隆美爾先以少將軍銜率部為希特勒閃擊西歐衝鋒陷陣,但最終作為德軍元帥卻被希特勒“賜死”。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隆美爾轉戰西、東戰場,很少呆在戰壕中,“我一再發現在遭遇戰中,勝利總是屬於首先用火力重創對手的一方”。隆美爾偏愛快速機動、出奇制勝的戰術原則。事實上,這是他成功的訣竅。大戰期間他曾獲得一級鐵十字勳章和普魯士高階勳章。 戰後,隆美爾當了12年的上尉。長期沒有晉升,足以使任何有雄心的人感到失望,可是他沒有。他潛心研究戰史,在調任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戰術教官後,根據親身經歷和研究所得,寫成《步兵進攻》一書,反覆強調進攻和更多更快地發揚火力的重要性。1930年,他晉升為少校,調任步兵營長。1935年晉升為中校。不久,他的書引起了希特勒的重視。希特勒任命他為希特勒青年團上校軍訓教官。儘管他因看不慣這些傲慢青年而很快卸任,但這卻成為他以後擔任指揮要職的進階。此後,他擔任過新維也納市軍校校長和元首警衛營營長。德波戰爭前夕,希特勒又任命他為大本營少將指揮官。1940年2月15日,調任第7裝甲師師長。 1940年5月10日,德國發動對西歐國家的突然襲擊。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作為閃擊法國的“箭頭”而獨放異彩。進攻命令一下達,隆美爾指揮第7裝甲師如脫弦之箭,迅速突破對方的防線,兩天後強渡馬斯河。5月19日攻克康佈雷。6月7日,突破法軍索姆河防線。接著,隆美爾率領部隊繞過前進道路上的設防據點,一鼓作氣渡過塞納河,急轉向西,躍進80英里,抵達第厄普海岸。此舉切斷了法國第10集團軍左翼5個師的退路,迫使他們向隆美爾投降。6月18日,隆美爾率部隊攻佔瑟堡,結束了他在德軍橫掃西歐中的主要戰鬥。他的出敵不意的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