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稱為俠?這也是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首先,我宣告,蚊俠不是我自封的。是誰封的我也不清楚。我想我一直本著自己內心感受,有意無意地做了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恰好是人們所喜歡,卻又自身很難做到,所以人們給了我這個榮譽。”
“我有些明白了,您是說,您做俠義之事,從來是無意之舉,是下意識所為嗎?”另一雙明亮的眼睛提出了新問題。
“這位同學問得好!俠義之事並不是刻意而為。只要自身有正義之感,有是非判別力,有疾惡之心,有戰邪之勇,無得失之慮,有濟世扶弱之願,即可為俠!”我自己都為我的口才感到吃驚和滿意!
“據我所知,有些人是為沽名釣譽,刻意塑造俠客形象,以達到自己成名目的,您覺得我說的對嗎”
這問題有點刁鑽,他說的“有些人”,當然不排除我!我略一沉吟,於是我回答道:“請舉例說明載入史冊的俠客有哪一位或哪一些?”
該同學無言以對。
“如果你有研究中國的歷史,你可以發現,中國的古代,秦帝國之前,是有真正的俠客的,秦以後,雖然也是名俠輩出,但已是慢慢地變味,退化變質。雖然過程是漸進的,但質變之時便是失卻之時。”
“到了你們明清時代,俠客雖然還廣為存在,狹義精神也還激盪,但這些俠客們卻沒有**的人格和個性,他們大多都有功利的慾念,依附皇權的意願。”
“俠客一旦帶上了私慾或功利色彩,也就不成為俠客了!”
會場掌聲雷動!
這時,一雙漂亮的丹鳳眼透著迷人的英氣逼向我:“我有俠義之心,卻無高強的本領,是否只能自認拂如,與俠客無緣?”
“俠客並不等於打打殺殺。它是一種對正義的堅持與維護,對受到不公正對待的弱勢群體或個體敢於挺身而出,積極幫扶,修正不良言行;不怕打擊報復或蒙怨受屈,也不擔心自損已利。這就是俠客!”
“有時候,俠義之舉非常簡單,比如你們前地球z國,經常出現老人跌倒沒人敢去扶。而你敢去扶且不計較是否會被蒙冤受屈,你這種幫扶思想就具有俠義精神,你的行為就是俠義之舉!”
“又譬如,你的同事受到不公平對待,你敢阻止這種不公;或者你的上司違揹人民的利益,你敢冒著被開除或被打壓的危險仗義執言加以阻止,你就具有俠義精神,你的行動就是俠義之舉!”
我滔滔不絕地說,顯然受到那美麗眼睛的鼓勵,補充道:“所以,哪怕你手無縛雞之力,仍可有助弱濟困之行和維護公平正義之勇。這就是俠客!”
“蚊俠先生,您是否認為俠客是法治缺失時代的產物?”一個老教師模樣的人眼睛閃著睿智的光芒問道。
“任何時代都需要狹義精神,都需要俠客!誠然,非法治時代需要更多的俠客,但法治時代或貌似法治時代同樣需要俠義精神,需要更高強本事的俠客。
我掂量了一下詞彙,繼續說道:“總之,任何時代,不管法治與否,都需要俠義精神。否則,任何統治體系一旦發生偏頗,就必然會像一股邪惡的潮流,一瀉千里;不可收拾。”
這種俠客的本領不再是高強的好武功,而在於高強的智慧;俠客行為是:面臨強敵時,明知能行當然上,明知不行更要上!俠客不好當,往往要受傷或死亡。在一個物慾橫流,銅臭遍地的社會,沒有人願意成為俠客,這樣俠客就變得珍貴!
“總之,俠義精神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最後我用一句話做了總結。
演講廳上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我知道這掌聲不是給我的,而是給他們自己的。因為他們知道,俠義精神在核戰之前還是核戰之後,在人類當中基本缺失。
“國家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