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什麼優待俘虜,什麼大多數日本人民都是渴望和平的,什麼我們要以德報怨之類的這種那種的說法、論調,都是他孃的狗屁。

既然是狗屁,就一定要加以摒棄。

若是以德報怨,那又以何報德?

正是在這種略微帶有些極端的觀念支配下,楚思南領導了整場規模浩大的遠東戰役,不僅如此,他還要親自指揮對日本本土的登陸作戰,更進一步的,他還要在即將開幕的德黑蘭會議上,以蘇聯第一領導人的身份,提出對日本戰後各項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而當他在德黑蘭面對記者採訪的時候,他所釋出的演講同樣是充滿了戰爭狂熱氣息的論調,從而,也將他軍人出身的鐵血本色表現的淋漓盡致。

德黑蘭巴列維王宮,楚思南臨時下榻處。

對於楚思南來說,他是第一次來伊朗,更是第一次入住這伊朗國王巴列維的宮殿。毫無疑問,在這裡,他這位蘇聯準領導人,受到了巴列維國王的熱情款待,不為別的,就因為到目前為止,伊朗的大半領土還在蘇聯軍隊的控制當中。

就蘇軍進入伊朗的事情,楚思南也有所知,那還是在兩年多前了,現任巴列維國王的老子站錯了方向,他受希特勒的蠱惑,和伊拉克一樣站到了軸心國的一邊,並拒絕了英美借道向蘇聯運送援助物資的要求。

於是時隔不久,大為惱火的斯大林,派出五千人的部隊,協同四萬餘英軍,分南北兩個方向攻入了伊朗。雖然其時蘇英的軍隊在德國人那裡佔不到絲毫便宜,但是相對起伊朗這支弱旅來說,他們的威勢顯然不可阻擋。短短一個月,蘇軍五千人的部隊,兵分三路進佔德黑蘭,親德的伊朗一任王朝土崩瓦解。這儼然也成了楚思南如今備受款待的契機。

坐在一把明顯帶有伊斯蘭風情氣息的金色拱椅上,楚思南面帶微笑的看著對面那個早已熟悉的美國記者,比婭特麗莎巴頓,將軍巴頓的女兒。早在上一次楚思南隨同圖哈切夫斯基前往華盛頓參加會議的時候。他就已經同這位出身將門地美國記者有過接觸了,他後來甚至還允許這位記者隨同他前往遠東做了一短時間的隨軍記者。時隔不到一年,楚思南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在德黑蘭,同這位小姐再次見面,一時間,回想起不久前的那段時光,任誰也難免會有幾分唏噓。

而對於比婭特麗莎來說,她這次前來德黑蘭的目的,仍舊是對楚思南這位極有可能在將來主導蘇聯走向的將軍進行採訪,她身上的擔子可謂不輕。

隨著戰爭的一步步推進。楚思南在蘇聯推行的戰時後方工業恢復政策顯現出很好的效果,美國方面從各個角度。對蘇聯如今地軍工工業進行過詳細的調查,毫無疑問。那結果是令人震驚地。據美國情報部門得到的數字,如今,蘇聯共擁有作戰部隊五百餘萬,坦克一萬五千餘輛,格式作戰飛機一萬兩架餘架,各種火炮數量更是大到無法統計。毫無疑問,如此龐大地陸空軍規模。是當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它已經遠遠超過美英等西方同盟國家可參戰的陸空軍總和。毫不客氣地說,在摧毀了德國的軍事力量之後,如果蘇聯高層希望的話,他們那強大的陸空軍,將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再次席捲整個歐洲大陸,那將是飽受戰爭挫折地美英所無法阻擋的攻勢。客觀上講,美國的軍事同蘇聯對比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這份優勢更多的體現在海軍上,沒有人擁有蘇聯所無法抗衡的龐大海軍艦隊。可話說回來,再強大地海軍,也不可能左右陸地戰爭的勝負,美國人的航母再多,動力系統再先進,他也不可能深入到莫斯科近郊去作戰,那是頑童都明白地道理。

正因為如此,如今的美國各大媒體,已經開始關注蘇聯的下一步動向,尤其是其高層對今後戰爭走向的一系列決定,很顯然,這些問題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楚思南以及他那些軍事幕僚們的意願。

這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