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大周百姓的眼裡,‘賤民’並不能算是‘人’。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被貶為‘賤民’,也無論被貶為‘賤民’之前有著多麼高貴的身份,只要成為了‘賤民’,那就意味著除非發生了極特殊的情況,否則永世難以翻身。
他們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要操持著最卑賤的營生以艱難求存。
他們行走在路上,遇到‘士、農、工、商’四民必須主動讓道,甚至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到其他四民的身上。
他們只能住在城池裡最骯髒、最破敗的地方,除了世僕和伴當以外,其他‘賤民’甚至不被允許跟平民一起生活。
可即便已經處於社會的最底層,‘賤民’群體的內部也依舊有著清晰的階層差異存在!
其中世僕和伴當的地位是最高的,倡優次之,最次則是惰民。
而惰民操持百業,各行各業的地位又有不同。
每個行業之間哪個地位稍高,哪個地位稍低,這基本上只有‘賤民’自己才能分得清楚。
對於‘士、農、工、商’來說,‘賤民’就只是‘賤民’而已,他們被統一冠以‘賤民’的稱呼,無分高下,同樣的汙穢與骯髒。
但對於‘賤民’自身來說,彼此的互相歧視與地位差異,卻是他們能借之聊以自慰的極少數精神糧食之一。
所以‘賤民’內部對於某些規矩的看重,反而更甚於其他‘四民’。
可有一點,卻是‘士、農、工、商’四民與‘賤民’群體所公認的,那就是丐戶屬於‘賤民’群體的最底層!
哪怕在‘賤民’之中,乞丐和流民也是最卑賤的存在,沒有之一!
這樣的認知導致和乞丐以及流民有關的案件,從來都不會受到真正的重視。
丐戶只統計數量,這是為了便於在需要的時候進行徵稅。
而丐戶的統計沒有任何個人資訊,這是因為官府並不認為丐戶是‘人’……
既然不是‘人’,當然就不會被像‘人’一樣去對待。
官府根本懶得理會第五坊內常年有丐戶失蹤的問題,民不舉則官不究,在差人們看來,有這個工夫去調查丐戶失蹤的小事,還不如多逛幾趟窯子,找相好的窯姐聊聊人生。
至於這樣一件小事為什麼會被當成重要事件,記錄在卷宗之中。
一是因為案子持續的時間跨度很長,二是因為東武城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值得記載。
丐戶再怎麼地位低下,終究偶爾也會牽扯到稅收。
如果碰到了必須從丐戶身上扣泥收稅的極端情況,那麼有這樣的卷宗記錄在,便起碼可以將稅收不利的問題推脫一二。
想要當一個真正合格的官員,別的本事會不會其實無所謂,但欺下媚上、推諉扯皮、攬功爭權等等等等,這些卻屬於必備技能。
“你的意思是,第五坊的乞丐之所以會經常失蹤,很可能跟妖魔有關?是藏身於第五坊的妖魔、經年不斷地捕食,這才造成了失蹤案件的持續發生?”
聽完了蘇清和的分析,封如宗一邊翻看著手中的卷宗內容,一邊開口問道。
“沒錯!”
蘇清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大人,我方才仔細的想了一下,第五坊比排名第二的坊在年真實食肉量上,大概多出了四千八百斤。這個數目乍一聽是不小,可實際上平均到每一天裡,卻大概只是多了十三斤左右的食肉量而已。
用普通百姓去計算的話,這大概是一萬人平均一天的食肉量,看起來很多,但問題是,普通百姓幾乎不吃肉,而妖魔卻幾乎只吃肉!多的十三斤肉,還有一部分是第五坊的商賈和官吏消耗的,那真正被妖魔吃掉的肉,能有多少?
如果咱們東武城真的有妖魔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