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國,必有補於君;故其身尊而子孫保之。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夫榮辱者,禍福之門也。’
這是字帖上的句子,下方乃是王鰲的題跋,王鰲行書蒼勁,這篇為人臣者的字帖帶著幾分剛意。
楊廷和注視著字帖,吁了口氣,這幅字帖是王鰲致仕時贈給他的,可笑的是,當王鰲起復時,楊廷和卻命人將這字帖收了起來,現如今,字帖依舊懸掛於牆,楊廷和的目光落在‘義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於國,必有補於君’之上,喃喃唸了一句,隨即目光堅毅起來,對管事之人道:“跟都察院的幾個御使打個招呼,明日要上書請陛下恩准讓太醫前去王府給王大人診視病情,若果是病入膏盲,請陛下立即恩准王大人養病。”
一頭霧水的管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已被楊廷和不耐煩地揮退出去。
次日清早,京師已恢復了平靜,那本該一片狼藉的鴻臚寺卻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地上的血跡已經擦拭乾淨,只是這空氣中依舊殘留著淡淡的血腥味兒。
緊接著,宮中旨意傳出,詔告天下,俱言倭寇假扮倭使,試圖魚目混珠,而禮部、鴻臚寺官員竟是被倭寇騙過,當然,旨意並沒有說是皇帝親眼撞破,只是說及至宮中敗露了行藏,嘉靖立命侍衛拿下,其餘隨扈人等都已伏誅。
這旨意傳出來立即引發了軒然大波,跑來京師的倭使居然是假的,最重要的是還騙過了朝廷,現在許多人想來都不由後怕,這可是倭寇,倭寇明目張膽地出現在了諸公們的眼皮子底下,而諸公們居然與他們談笑甚歡,若非天子聖明,看破天機,怕是整個大明朝都要被這些倭寇矇蔽,那就是鬧出天大的笑話。
這個資訊對朝廷命官們來說是後怕,對尋常百姓來說卻是獵奇,尤其是涉及到了倭寇,涉及到了天子,於是坊間不免有許多的段子流落出來,都是說天子如何看破倭寇的面目,又如何急中生智,又或者說倭寇進宮之後,試圖刺殺天子,頗有戲劇性的要獻上倭國圖冊,而後圖窮匕見,手握匕首的刺客妄圖弒君,天子如有神助,又如何制服倭寇云云。
這些無傷大雅的言論倒是很合時宜,雖然誇張,卻給了這位登基不久卻飽含了爭議的嘉靖皇帝鍍上了一層神話色彩。
廠衛俱都在打聽這些言論,而處在深宮中的嘉靖自然也將這些話當作笑話來聽,只是這許多的笑話裡頭無疑是在透露一個資訊,這個資訊就是,市井百姓們對天子多了諸多敬重。
嘉靖興致勃勃地吃著茶,半眯著眼聽到自己身上散發出金光,使刺客駭然一叫,哇哇大叫時,不由莞爾一笑,旋即板著臉道:“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說得好像朕有三頭六臂一樣,坊間流言,果然是可笑。”
黃錦笑嘻嘻地道:“陛下,流言固然是不可信,不過百姓們稱頌陛下聖明,這卻是實打實的,陛下本來就聖明嘛,百姓們哪裡說錯了?”
嘉靖倒是生受了這馬屁,不由道:“昨天夜裡,皇家學堂那邊,聽說有十幾人受傷了?”
黃錦道:“是,倭寇兇殘,負隅頑抗,雖然徐千戶和徐侍讀佈置得滴水不漏,可還是不免有些許疏漏。”
嘉靖頜首點頭:“朕已經很滿意了,要好好地撫卹一下,重傷的不但要極力救治,還要重賞,這些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不可讓他們受了委屈。”
………………………………………………………………………………………………
第二章送到,贊一下,男同學越長越帥,女同學越來越靚。不信你試試。(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三章:忠臣哪
一般情況,立功受賞是理所當然,有功自然是有賞的,可是嘉靖刻意提起,提及了重賞二字,自然也意義就更加不同了。
這可不是朝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