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洋洋數千言的評論立即在帝都中引發了軒然大波,一時間附和者甚眾,不少媒體趁機群起而攻之,要求西疆主動交出四郡之地有之,要求帝國收回四郡行政管轄權有之,也有假借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要求西疆交回北原、河朔二郡之地,而天南和緬地兩郡則由西疆大都護府代管的建議,林林總總,不一而終。帝都中不少保守勢力言辭更加激烈,直斥李無鋒狼子野心欲行昔日新朝代漢之舉,要求帝國中央作出強硬反應,堅決收回四郡的行政管轄權。
與此同時,北方最大的報刊《北平早報》也發表署名文章《論大都護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從法理角度闡述大都護府制度對於帝國和平時期的危害性,文章在最後提議撤銷大都護府,在內地恢復郡守制,在邊境可根據情況採用節度使制度,一人不得兼任二職,在目前帝國已經處於和平狀態的情況下實現大裁軍,軍政節度使轄下郡不得超過兩個軍團的正規軍,努力發展經濟。
一時間和平、裁軍、發展經濟成為了帝國上下最流行的詞語,帝都媒體更是每日長篇大版的闡述目前帝國實現和平發展經濟的重要性,矛頭直指已經入京參加諸王之會的幾位親王。
“胡先生,看來李無鋒的日子也不好過啊,這幾日裡報紙連篇累牘的攻擊他,說他有謀朝篡位之心,只怕他現在也是火燒火燎的難受得緊吧。”策馬漫步,一邊悠哉遊哉的遙望遠處的已經隱約可見的城牆,俊朗青年目光卻有些捉摸不定。
“嗯,正是這樣才好啊,讓他坐不住,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正好符合咱們的意圖,能拖則拖,能賴就賴,時間拖得越久對咱們越有利。陛下身體已經不行了,十三公主殿下看來是安心要出賣咱們讓大殿下掌舵了,情報顯示帝都北面和東面已經根本沒有軍隊駐守了,也就是說帝都已經對大殿下完全敞開,大殿下的軍隊要進帝都也是遲早的事情。咱們在帝都的力量本來就有些薄弱,全靠馬遠往,現在看來十三公主是準備繞開禁衛軍,直接讓大殿下來執掌帝都,這一次看來還是大殿下借這個機會得到更多啊。”
有些感慨的嘆道,為自己主君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應對策略一直是胡庭芝這些天來對著各方情報苦苦思索的目標,但帝都風向似乎幾日一變,讓他頗為傷神。原本以為李無鋒奪取了晉中已經佔盡了優勢,但西疆大都護府合法性和合理性一文一下子點燃了燎原的火種,一時間風雨大作,幾乎所有人都跳出來或明或暗的指責李無鋒的不臣之心,輿論導向幾乎成為了指引帝都政治鬥爭風向標。原本還有些傾向於與司徒泰和司徒玉霜聯手,但現在似乎又不太合適了,司徒泰一旦大軍進入帝都,那無論是政治資源還是經濟支援都會得到極大提高,只要稍稍表現出一些強勢,只怕那些貴族士紳們更是奉之若中興之主,但這樣一來對己方又有什麼好處呢?只怕他不敢招惹李無鋒,卻會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若是再奉之為正統,只怕被整合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胡先生以為我們現在當如何?”司徒彪顯然也對目前的局勢有所察覺,無論是李無鋒表現得搶眼還是自己兄長大出風頭,其實都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他更希望雙方能夠直接發生衝突,而且最好能夠一直衝突下去甚至發展為大戰更好。但這種想法很明顯不現實,無論是大哥還是李無鋒現在都有些投鼠忌器,帝都內的反內戰情緒有些抬頭的模樣,誰主動挑起戰爭,都會在未來的政治鬥爭中失分,何況戰爭究竟該如何打,似乎雙方都還沒有個底,都還期待著這場聚會之後方能確定各自的方針,但自己又該採取何種策略呢?
“殿下,說實話,我現在心中也沒有底,現在看起來似乎很難確定我們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雙方這樣對峙下去對我們肯定更有利,如果他們能夠一直這樣相互制約著該有多好,可惜這種狀況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