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詳細的給他說了自己的要求。
“院子要掛燈籠,鳥籠。花籃。所有裝飾品。花鳥蟲魚只要能竹子編都行。包括農村能用得東西。哦!對了還有竹蓆。能精細就精細。”
城裡人就喜歡這些。他們喜歡農村的東西,但是不能粗糙得有藝術氣息得有意境。
“什麼東西是意境?”
這還真是個抽象的東西不好解釋,張英想了想說:“比如一幅竹子圖,看到就想到他的堅韌不拔,寧折不彎。如果拿一個人來形容,嗯。那就是岳飛。有骨氣。”
“看你家牆上抱琵琶的美人你想到啥?”
“琵琶精。”
張英她們笑了起來。雖說沒那麼詩情畫意,比較直白不得不承認也是另一種意境。
張英也不強求,不能讓一個只會寫名字的人立刻詩情畫意。以後自己給他們找些花紋。
“這麼些東西我一個人編到猴年馬月去。”
“我爸說村裡好多人都會,你可以篩選一些技術好的,我賣這個主要是為了改善我們村裡人的生活水平。所以你儘量找自己村裡人。外村的除非技術頂尖才要。”
聽到她這樣說,清林二爸老倆口對張英立刻另眼相看。不得不說這孩子是個心善的。現在的孩子賺了錢大多隻會回家顯擺。哪個會想到幫助鄉親。
“這個活不好記工天。計件吧。價錢我只和你交易,但是工人的工錢我要知道。”
張英怕他們太摳給工錢少了,就違揹她想幫村人的初衷。她的理想就是希望村裡人不離家都能賺錢。再說工人賺不到錢,就不會做了還怎麼開下去。
清林二爸想了想,人們都說慢工出細活其實不然。技術嫻熟不易出錯,花紋和款式變換隻要不是太過差距都不影響速度。自己找幾個技術好的專門做精細活。簡單易上手的就技術差點的做,這樣分工序。嗯,按件最划算。
“好,依你的。”
“質量要好,款式最好能隨時設計新花樣。就比如扇子,我們不僅要有傳統的樣式,還得在上面編織花紋。現在有風扇了。掛起來我們還可以做裝飾品。
張英的話倒是開啟了清林二爸的思路大門。自己這麼些年都是墨守陳規,是應該學著創新了。
“你說得很對。如果看到城裡有什麼新的樣式。買回來我琢磨琢磨。我看電視上有些新穎的圖案也摸索著試試。”
張英和清林二爸商量好,要些什麼東西開了單子。準備回去。
“張英你們就在這吃飯。我都快煮好了。”看張英要走春華二媽栓著圍裙,拿著鍋鏟從廚房出來拉著張英不讓走。
“你們就在這吃嘛,客氣啥?”清林二爸也站在家興旁邊極力挽留。
家興看他們的樣子。想到還要去村長家。就說道。“那我們就不客氣,叨擾了。”
“說啥呀!也不是外人。”
菜上桌了張英有點不好意思。不僅炒了肉菜,還殺了雞。這個年代雖不像前幾年生活窘迫。雞,沒有雞屁股銀行時那麼金貴。自己養的雞除了逢年過節平時還真不捨得吃。要留著下蛋給孩子吃或是賣錢。
吃飯還沒結束,老村長找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