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川沙縣誌。物產》:“葛,草蕩最多,村野亦有之,蔓生二三丈,莖多纖維,可為絺綌。人多識。即有識者,未諳其法,此風氣使然也。”
葛布
葛,植物名。多年生蔓草。其莖的纖維所製成的織物叫葛布,俗稱“夏布”,質地細薄。除作衣料,魏晉以來多用制巾。葛之產地,一為吳越,一為嶺南。江蘇吳縣草鞋山新石器遺址發現三塊五六千年前的葛布。自周以來,歷代貢賦。尤以廣東之葛為有名,其織葛者名細工,織成布弱如蟬翅,重僅數銖,明清以來有用絲緯葛經混織者。《書。禹貢》:“島夷卉服。”孔傳:“南海島夷,草服葛越。”孔穎達疏:“葛越,南方布名,用葛為之。”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貨語。葛布》:“粵之葛,以增城女葛為止,然恆不鬻於市。彼中女子終歲乃成一匹,以衣其夫而已。其重三四兩者,未字少女乃能織,已字則不能,故名女兒葛。所謂北有姑絨,南有女葛也。其葛產竹絲溪、百花林二處者良。採必以女,一女之力,日採只得數兩。絲縷以針不以手,細入毫芒,視若無有。卷其一端,可以出入筆管。以銀條紗衫之,霏微盪漾,有如蜩蟬之翼。”
布
麻、薴、葛、棉等非絲織物的通稱。上古布僅指麻、葛。古代貧賤的人穿不起絲,只能穿麻,布衣遂成為庶人的代稱。中國織麻較織絲為早。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就用野麻纖維紡成線,織成布,布幅很窄。西安半坡和華縣泉護村等地發現的陶器底部麻布印痕,每平方厘米有經緯線各十根。漢魏六朝著名者為南方葛布,作夏服材料。宋元初開始流行棉布,至明代一般棉布代替了薴麻、粗絹。宋明都有絲棉交織,以明代絲絲棉緯的雲布為有名。《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後聖有作治其麻絲,以為布帛。”《古今圖書整合。食貨典》卷三一四引《唐六典》:“勝、寧等州出女稽布,濟州出賨布,海州出楚布,涪州出連頭獠布,巴州出闌於布,涼州出毼布,西州出白氎,南州出斑布,漢州出彌牟布,韶州出竹子布。”宋莊綽《雞肋編》捲上:“蘇州以黃草心織布,色白而細,幾若羅縠。”
火浣布(犬夜叉……)
石棉布的古稱。以能用火燃法除石棉布上的汙漬而得名。我國利用石棉作紡織材料由來已久,《山海經》中已有用石棉製成火浣布的記載。直至明清,始終不絕。惟前人對它的性質不明,或認為用某種木皮織成,或認為用火鼠毛織成。《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二月,西域重澤獻火浣布。”裴松之注引《傅子》曰:“漢桓帝時,大將軍梁冀以火浣布為單衣,常大會賓客,冀陽爭酒,失杯而汙之,偽怒,解衣曰:‘燒之。’布得火,煒曄赫然,如燒凡布,垢盡火滅,粲然潔白,若用灰水焉。”《太平廣記》卷六二引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錄。杜蘭香》:“初降時,留玉簡、玉唾盂、紅火浣布,以為登真之信焉。”清周亮工《閩小記。火浣布》:“予在敢野外,謝茂才爾將出布一縷,以火焚之,色盡赤,閩中多有見之,亦不甚貴,今不可得矣。”參閱《藝文類聚》卷八十引《玄中記》、《海內十洲記。炎洲》。
白疊
亦作“帛疊”。棉布。棉花自鱘度傳入我國,經過南北兩路:東漢由南路經過南洋諸國傳入雲南,雲南少數民族當時生產出一種名叫“白疊花布”的紡織品,南北朝由北路傳入新疆。唐宋白疊被視作珍品。內地棉花的大量種植和棉布的大量生產則始於宋末元初,由海南島黎族地區經閩、廣傳至江南。惟唐以前不知有草棉,將棉布誤認為木抽所織。《史記。貨殖列傳》:“榻布皮革千石。”裴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