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四年,頒佈了方田均稅法,並改革科舉制度。”
“熙寧五年,三月,頒佈了市易法!”
“熙寧六年,七月,頒佈了免行法!”
“這就是所謂的王安石變法。”
“但變法,自然會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
“自然而然也就出現黨爭。”
“韓琦,這個之前公認的變法派,在青苗法頒佈之後,當場就上疏,要停止青苗法。”
“想想看,這多正常啊?青苗法就是給百姓們放貸的,國家給百姓放貸,還只收二三分利錢,你讓這些地主士紳階級怎麼活?”
“朝廷這邊放貸便宜,那老百姓肯定都跑到朝廷這邊去貸款了,沒人去找士紳階級貸款了,那士紳階級口袋裡的錢不就發黴了麼?”
“這一政策,直接斷了無數人的財路,韓琦只是個代表,他是代表所有士紳權貴階級的代表。”
“當時反對的力度太大了,這滿堂諸公,都是反對的!”
“可以說,從太皇太后到滿堂文武,都開始狂噴王安石。”
“甚至,一度把打上了奸臣的標籤!”
“可饒是如此,宋神宗與王安石,還是在硬著頭皮變法。”
“觸及的利益再多也無所謂,就算被稱為奸相姦臣,也無所謂。”
“只要變法行之有效就行了。”
“結果,因為一件事的出現,王安石慫了,害怕了……”
“先是他弟弟王安國被陷害,1076年,熙寧九年,死了!”
“然後,也是在這一年,他的長子王雱,暴病而亡。”
“王雱,本來就在京城做官,而且,也是變法派的強力支持者,先是弟弟死,然後是兒子死,王安石怕了。”
“他太清楚弟弟與兒子是怎麼死的了。”
“弟弟死了,問題還不大,反正他弟弟多,當然,主要是弟弟也有後,死了就當了全忠義了,說不定將來還能名留青史!但兒子死了,問題就大了!”
“他攏共就兩個兒子,要是在變法下去,這是要絕後的節奏。”
“於是乎,王安石宰相都不幹了,趕緊跑路了,京城都沒待,直接跑回老家躲起來了。”
“王安石走了,但神宗不甘心啊。”
“他就硬著頭皮,繼續變法。”
“年輕嘛,有衝勁,就算死兒子,死女兒,死這個,死那個,都無所謂了。”
“所以,他就親自操刀變法。”
“然而,這滿堂文武,就沒有一個是不反對的。”
“所以,神宗就開始用一些強硬的手腕。”
“但凡反對的,他都嚴懲。”
“就這麼,他一直堅持了七年多,壯烈犧牲!享年三十八歲。”
“等宋神宗死後,高太后當場就全面廢除了新法!”
“這就是顯而易見的,因變法而死的皇帝。”
“而在這些年之中,宋神宗也的確預料到了自己變法遭受到的阻力……”
“他一生有十四個兒子。”
“其中,長子、次子、三子、四子、五子、七子、八子、十子,全都早殤!”
“有些,甚至是剛出生第二天就嗝屁了。”
“十四個兒子死了八個,這都有一半了。”
“而未來的宋哲宗趙煦能活下來,還多虧了他母親是個平民出生。”
“既是平民出生,那就沒有外戚勢力,就好掌控,而且,宋哲宗母親朱氏,本身也不強勢,性子很溫和,這就更好掌控了。”
“所以,趙煦活下來了,按照順序,就成了長子,就這個身份,他幾乎就成了準皇儲。”
“當然,扯的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