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中感悟到極致的化柔的水道真意!
水者極柔也,總繞阻而行,就低而處,故無任何爭雄之心!此乃水總能匯於一處之根本!
也是集蓄之根本,故修士若想集、想蓄,需就勢,從低而就,從不爭之心,行繞行之舉!
修道者修心也,修道都無非集與蓄!故修士修行當以修不爭之心,循順勢之舉!
相反,如若想成就修為之海,當納百川!此為明理!
但何以納百川,自當虛其內,破其勢,無勢則成虛。成虛便可納百川成海!
故修士不但需成水,亦需成虛!
此為水道真意。
而水道之海,既為道,必分陰陽,海者,百川之水入極虛也!
故此百川之水為之陽,極虛之地謂之陰,二者合一,終成無缺水道!
水者,靜可化成極致防禦!
水之靜在於處勢低,低者非單一勢低,亦可為溫度之低!
因水道之固在平、在低、在虛,此為防守之極致,之大成!
然已成守勢何以為攻?需另成高低之勢——溫差之勢!
故成水道殺伐者需,走冰之道!
冰者水之異態也,水者至柔,謂之陰!
冰者為固為堅,謂之陽!
冰水轉換可謂陰陽變換,為道之衍化!
故水之殺伐攻防之道又自成陰陽!
洪真領悟到此處,只覺自身水道真意漸漸成形!
自身修為境界竟有鬆動跡象!此乃根基之變!
此時他體內的水系金丹正在發生變化,似乎頓時整個修煉室竟漸漸冰冷下來!
因為洪真周身正散發出極致的寒意!當中蘊含極為濃郁的水道真意!
這是道果、道源之顯現,之逸散!
此時的二女本同時在感悟,自然也可領悟水之殺道在冰。
可雖已明道,卻一時無法入道!
正當二女苦苦參悟如何快速入道、成道之時,一股極強的冰之道蘊便將二女籠罩。
此乃道之傳承,可謂傳道!還是親身感悟的那種!
因此,此三人時同悟道,就相當於同時在解一道題。
只要當中一人解對,就能助其他二人解對。
因為此人的解題過程其他二人一清二楚!
難道照抄都不會?
因此這跟師長給出結果,讓你去反推要更容易!
因為如果過程太複雜,一時會半還不一定反推出過程!
負責任之師長或許還會提示當中注意細節!但那照樣難得很!
此時的二女頓感心靈福至!瞬間都開了竅!
頓時,整個密室內溫度驟降,三個冰源正在爭相呼應!
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是的,水道之終極殺伐之道乃冰道!
水乃火之剋星!冰者,火之極克也!
此時三人之道之道蘊在相互糾纏。
三個本源漸漸靠近,隨後,每人伸出雙手,分別與另兩人手心相合,呈功體雙修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