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後我們可以互相找到對方,你看,這是我的,號碼在這上面,你會用嗎?”拉爾夫點頭確認了洪濤所說的東西,然後從他的西裝口袋裡掏出一個棕色的小傢伙遞給洪濤看,順便還掏出一張名片,上面有他的全名,最下是一個號碼:1260003965。

“我會用,拉爾夫,你這個東西是從京城買的嗎?能不能告訴我在那裡買的?”洪濤特意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看的號碼沒錯之後,又滿懷期望的看著拉爾夫。

“長途電話大樓後面,叫……抱歉,公司的名字我忘了,是一間很小的屋子。”拉爾夫使勁兒琢磨了半天,也沒想起那個公司的名字,只能是聳聳肩。

“你就是我的福星……天使。你就是天使!來,我們擁抱一個,改天我去找你拿。然後請你吃烤鴨,你自己等蔣吧,我還有事兒,拜拜!”洪濤很興奮,嘴裡東一句西一句的嘟囔著,還給了拉爾夫一個擁抱,好像不這樣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我覺得他應該是個瘋子才對。怪人!”拉爾夫讓洪濤給弄糊塗了,就幾盤錄影帶,怎麼自己就成了天使了。而且還把口水蹭了自己一臉。

洪濤之所以這麼興奮,是因為他發現了一件可以改變自己目前生活的好東西,就是拉爾夫剛剛掏出來的那個玩意,beeper。也叫傳呼機、尋呼機或者bb機。

生活在**十年代的人。都應該熟悉這個玩意,當這個東西剛在中國流行的時候,幾乎就是人手一臺,什麼模擬的、數字的、漢顯的,種類繁多。那個時代手機還是很高大上的東西,老百姓用不起,而且也不好用,真是行動電話。你走到很多地方都沒訊號,必須得移動著打。

而快捷、方便、相對廉價的傳呼機就解決了人們之間相互聯絡的需求。從而霸佔了中國的通訊市場很久,一直到了90年代中後期才逐漸被數字行動電話所取代。

在傳呼機鼎盛的時期,大家見面之後都會把各自的呼機號碼留給對方,方便以後聯絡,而“有事call我”則成了一句當時最流行的話。每到過節過年的時候,讓傳呼臺轉幫著自己向親戚朋友轉達問候,也是一件時髦的事情,就和現在群發簡訊一樣。

而且當時在傳呼臺上班,是一件很讓人羨慕的事情,在大家的工資普遍只有一二百時,一個尋呼臺的小姐就能拿到每個月五六百工資了,那時候尋呼臺、飯店客房服務和空姐,都是很多年輕女孩子很嚮往的好工作。

當然了,隨著這種通訊技術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聯絡也慢慢變得簡單、便捷、淡漠了起來,以前大家一年只見幾次面,但是都很珍惜,後來隨時隨地都能找到你了,反倒沒那麼親熱了。

而且隨著這些東西的普及,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沒呼機的時候,上班就是上班,下班之後很難在找到人。現在不同了,你下了班我也可以呼你,讓你無處可藏,等到大家都有了手機之後,那個節奏就更快了,呼機你還可以說我沒接到,或者找不到電話回,可是手機除非你關機,要不分分鐘抓到你。

洪濤並不清楚傳呼機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他一直都在為如何能讓別人隨時隨地聯絡到自己發愁。比如說店裡有事兒了,那就只能等他放學回到店裡才能知道,這樣很不方便,嚴重影響自己遙控指揮。雖然他已經花高價把新店的電話也給裝上了,但是他不能揹著電話滿街跑,還是達不到隨時隨地可以讓員工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現在這個問題就基本解決了,即使沒有漢顯功能,也能夠透過程式碼來簡單溝通,再不成還能給傳呼臺留言什麼的。當他看到126這個號碼之後,就知道,京城裡也能用這個東西了,因為上輩子他也用過這個傳呼號碼,另外一個就是127的,這就是當年京城最主要的兩個大傳呼臺。

一分鐘都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