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率四萬步軍駐守城外,一旦洛城附近出現敵情,你可隨機應變。”
洛城是他的都城,城內有太子有二相有擔負整個大裕軍務政務的文武百官,更有一群功臣武將的家眷,是最不能有閃失的重地。
範釗有勇,二相有智,便是大軍壓境憑這二人也能率兩萬御前軍與百姓們守住洛城一年半載,城外更是有智勇雙全的魯恭做最後一道防線。
魯恭跪下領旨:“請皇上放心,臣在一日,便不會讓敵兵靠近洛城半步。”
京防交代清楚了,蕭穆才勸諫興平帝:“皇上,陵國、梁國兵將都是跟前朝交戰六年而留下的精銳之師,且二國已經休養生息二年,糧草充足,我大裕前年臘月建國,滿打滿算才休養了一年零二個月,各地兵營半數都是擴招的新兵,因此臣建議,此次西、南用兵皆以守城為主,待北邊安穩下來,涼州、青州、南線的邊患都解除了,再細細商議伐梁伐陵之策。”
魏琦、宋瀾都贊成老爺子的話。
興平帝笑道:“朕明白,朕到漢中後會等你們這邊的戰報,如果全域性形勢於伐梁不利,朕不會輕舉妄動的。”
言外之意,如果形勢利於伐梁,他還是會進軍梁國。
蕭穆還想再勸,對上的卻是興平帝眼中的雄心壯志。
論身份,興平帝是帝王,他是臣,論資歷,興平帝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他只是一個帶兵二年都不到的老夫。
猶豫的功夫,魏琦道:“皇上,朝務有宋相一人輔佐太子便可,讓臣隨您同行吧!”
興平帝擺擺手:“朝務繁忙,你們還要監管四路大軍的糧草調運,你們兩個都要忙得焦頭爛額,豈能再走開。”
宋瀾有智,但宋瀾壓不住太子、範釗,魏琦必須留下。
連魏琦都不能改變興平帝的旨意,蕭穆便將嘴邊的勸諫嚥了回去。
東營、西營加起來二十萬步軍,興平帝從東營點出十萬,剩下五萬給齊恆父子,齊恆父子倆又去魯恭的西營領了二萬。
蕭穆、趙瑾也要來西營領八萬步兵。
東營、西營的十五萬步兵都是青壯,區別在於有半數是上過戰場的老兵,半數是才操/練一年的新兵。
魯恭儘量把老兵都分給了齊恆
() 、蕭穆。
老兵新兵看精氣神就能看出來(),蕭穆勸道:將軍留守都城↓(),肩上的膽子比我們還重,還是多留一些老兵吧。”
魯恭笑道:“我把老兵分給你們,你們穩住南線的勝算就越大,南線都穩了,我這四萬兵便沒了用武之地。而且您老放心,你們在南線鎮守多久,我便能繼續操/練這些新兵多久,二個月後跟老兵也沒多大區別了。”
蕭穆欽佩道:“皇上留將軍守城,真是英明啊。”
提到皇上,魯恭臉上的笑淡了下來,將蕭穆請到一旁,低聲道:“皇上恐有伐梁之意,我越想心裡就越不踏實。”
梁國佔據的是川蜀之地,其險要比晉州猶甚,縱使皇上二十年幾l乎沒有敗績,此時伐梁也非智舉。
蕭穆:“將軍既然不贊成,為何不勸諫皇上?”
魯恭:“皇上只說了他會見機行事,並未言明一定會伐梁,您老勸了,我們再勸,皇上定會不喜。”
大家都是薊州將領的時候,是同僚也是摯友,有不同意見直言就是,如今同僚變成了君臣,雖然情分猶在,君臣之別卻讓他們不得不謹慎開口。
魯恭:“為今之計,只有麻煩您老了,就算您老有能一舉對付謝堅的本事,也請您多拖延一段時間,只要荊州形勢未穩,皇上便不會冒然伐梁。”
蕭穆:“不瞞將軍,我也是這麼打算的,只是將來皇上若因此怪罪老夫貽誤戰機,還請將軍替我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