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來時才會放。”
本來是好心施米卻要落得個欺瞞朝廷的罪名。
二太太看向容華,她倒是沒想到京城會鬧出這樣的動靜”這樣倒讓她為難了,這副擔子萬一老夫人交到她手上,她是痛快地擔起來好,還是要推脫一番?在府裡這麼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她也經歷了不少,這施米的小事本來就是積德行善”雖然難免勞神,容華已經做了大半,三太太和她又早已經算計好了”做起來應該輕鬆的很,不過就算是接過來也要給容華一個教訓,省的讓她不懂得事理。
容華飛快地看了二太太一眼,微微一笑,“以前咱們家裡也做過不少善事的,這一次只要還像往常一樣,眾目睽睽之下,有些流言自然就會不攻自破。”
薛二太太道:“容華說的對,有些不過就是別人亂傳的,若沒有好心腸,誰也不會想要行善事,傳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真假,不需要為自己辯駁,關鍵是米糧好準備好,有始有終才不能讓人生出許多閒話來。”
不愧是二太太,幫著老夫人管家這麼久,也能說出許多道理,尤其是這樣一番解釋,米糧就成了關鍵。
老夫人果然問起,“米糧籌備的如何了?”
這還真的難住了她。
京城裡的屯糧大多是留著賣高價,商家知道要在關鍵時刻出手,再加上常寧伯四小姐廣施米博名聲,正常的渠道幾乎是買不到米糧的。
更何況她從來沒接觸過商賈,更不知道其中的門道,只有依靠四叔父,只可惜四叔父認識的商賈怎麼也不肯賣手中存糧。
三嬸本來是言之鑿鑿,她孃家弟弟肯定會想辦法買米糧,誰知道昨天晚上來她屋裡說,之前聯絡的賣家不肯賣了n祖母讓人將家裡屯的米糧都送來,陳媽媽又來說,舅舅從奉天來了,說不定會用到米糧,暫時不能送過來。
幾條路一下子都封死了,讓她去哪裡買糧回來。
二太太是瞅準了她找不到辦法解決。
容華沉吟著還沒說話,就聽外面有丫鬟道:“三太太來了。”
容華不由地心裡一動。
三太太平日裡總愛在頭上戴一圈細寶石做的釵,雖然好看戴起來卻很費事,今天三太太頭上卻沒戴這些釵,可見是形色匆忙,進到屋子裡一眼就盯住了容華,生怕她一下子跑掉似的。
三太太給老夫人請了安,看看一旁的二太太,便急急開口,“容華你跟商賈買了米?”
容華點點頭,“眼見家裡的米糧就不夠用了,四叔找來的商賈正好手裡有米糧,四叔和我好不容易將價格談好了,明天就可以交錢提米糧出來。”
三太太聽到一絲希望,“還沒有交錢?”
容華道:“是四叔相熟的人,所以沒有要定錢。”
二太太不動聲色眼睛裡卻仍舊閃過一絲驚訝。她得到的訊息明明是那商賈不肯賣米糧,怎麼忽然之間就又賣給容華。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三太太急起來,“那可怎麼好,我弟弟那邊以為我們家一定會要,又找了商賈談好了,賣給旁人也不是這個意思,再說……………容華,你是多少錢買來的米?”
容華道:“平日裡是十五文錢一升,現在是七十文錢。”
老夫人點點頭,“只要有個災,米糧漲得尤其的快,我記得上次大雨漲了十倍不止,到了年底這糧食又不知道是個什麼價格,只有看朝廷怎麼安排了。”
三太太聽得這個價格臉色一黯道:“七十文確實不貴。”
是不貴,四叔找來的商賈隆正平說,現在米鋪雖然沒有掛牌賣米,大家公認就是七十文一升。
容華問道:“舅舅那邊不知道多少錢能買來。”
三太太似是十分的苦惱,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