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部分

稻為代表的農業改良,在十幾億張嘴的壓力下,當貧富差距拉大的時候,餓死人的情況依舊會出現。可以說,後世的政治體系之所以穩定,首先是建立在大家吃飽飯的基礎上的。而其中雜交水稻居功甚偉。

從38年初的時候,考慮到地盤上吃飯問題,被糧食緊缺壓得心頭喘不過氣來的孟享已經啟動了農業改良計劃,這是神農計劃的一部分。

除了興修水利和建設的六個化肥廠外,種子改良是其中一大項。而小麥和水稻的改良是重點,尤其是水稻,孟享可是有雜交水稻的深刻印象。

除了意識和觀念的問題,雜交水稻的技術並沒有太多超時代的高科技,剩下的最需要的是不斷的試驗和積累,這需要時間。

聯合戰區內的水稻研究所可是集中了大批的水稻專家,諸如丁穎、原頌周、周拾祿、錢天鶴、謝家聲、楊開渠、沈學年等人,早早的就在先鋒軍的支援下開始了雜交水稻的研究。

丁穎早在26年的時候,就發現了廣州郊外發現了現在所在水稻的原種。繼33年,研製出了“中山一號”優質稻種外,在36年,他還曾經用華南水稻和印度野生稻雜交,育成“千粒穗”體系,其中的“銀印”稻種轟動中外。

雖然後來受到了鬼子侵略的影響,但在先鋒軍的支援下,他很快有組織起了新的研究。

為了取得更好的資料,38年的時候,先鋒軍就在海南偏僻的地方建起了實驗農場。在當時的加里曼丹島上的南洋基地附近,也建起了實驗農場。泰國、越南、緬甸等稻穀生產大國,也有了試驗田的分佈。

根據孟享的提示,在海南尋找野敗的行動也早早就開始了。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在多人持續不斷的搜尋下,終於在海南和廣西發現了三株。

這是雜交水稻的開端,後邊的需要不斷的試驗。

持續了一年多,才有了一點眉目,不過這只是實驗室的資料而已,還需要室外的試驗。同樣需要很長的時間。

不過,此時糧食方面,先鋒軍並不著急。低保分田後,各地的百姓積極性大增,在水利設施跟上的同時,豐產有了保障,雖然上繳聯合戰區政府的少了,但戰區內的總量多了,市場一流通,更有先鋒軍自己握著的大片農場存在。所以即使國際糧價受到了戰爭影響,不斷拔高,但國內糧食市場還算穩定。

孟享也不會催促,神農計劃也同樣是一個持續時間很長的龐大系統。

同樣的還有其他的計劃,俞大維對於后土計劃瞭解的不多,只隱約知道與材料有關係,不過對於蚩尤計劃,他卻是瞭解的比較多一些。

蚩尤計劃是源於蚩尤造兵而來,針對的就是兵工產業。除了夸父計劃外,這個計劃,他接觸的最多。

蚩尤造九兵。在蚩尤計劃初步階段中,先鋒軍自己的兵工產業也重點以九種兵器為重點研究物件。

此時,孟享領著白崇禧領銜的中央政府觀察團正在觀看著其中的幾種武器。

“這是我們的新式突擊步槍!”伍德生雙手平端著一支在白崇禧看來有些怪模怪樣的槍支說道。

在升級後,孟享就把…47和m14等名槍生產了出來。價格貴一點不要緊,只是作為試驗借鑑,用不了多少費用。於是,伍德生在這些名槍的借鑑下,重新有修改了一下他發明的甲1式突擊步槍,成了現在的這一支。口徑同樣是新標準的7毫米。

第502章 TJ…37突擊步槍

第502章tj…37突擊步槍

“7公厘?”白崇禧拿著這支新槍左右看了半天,好奇之餘,心中也有些不以為然。此時在很多人的眼中,較小口徑的子彈一般代表著槍的威力小,鬼子就是採用了6。5毫米,雖然三八大蓋打得準了,但威力卻是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