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幾分真傳。
當時,顧金山所拜的師父乃是著名的六陽功傳人李福祿,此人武功卓絕,修為已臻化境。說起李福祿,沒有歸隱之前那可是一個傳奇人物。
相傳,清朝時期,一名西方武士來到華夏,到處擺擂臺,擊敗了許多的華夏武者,一時間無人能治。李福祿聽聞此事之後,也去擂臺觀戰。只見這名西方武士在擂臺上耀武揚威,臺下眾多華夏人雖然氣的牙根癢癢,但是奈何要麼不懂武功,要麼武功低微,縱然上臺也是自取其辱。
西方武士見到無人出戰,用地道的華夏語嘲諷道:“久聞華夏乃是人才輩出之地,今日親眼所見,方知傳聞不可信,華夏功夫徒有虛名耳!”
臺下眾人聽之,當真是氣衝頂梁,當即有人上臺挑戰。可是沒用數合,就被西方武士打落臺下。李福祿見此人如此囂張,怒髮衝冠,提起縱身,一躍登上擂臺。不用十餘合,就將西方武士打落臺下。西方武士對李福祿的武功極為歎服,想要拜師,被李福祿拒絕。
除此之外,據說李福祿力量極大,曾有個青年,是方圓有名的大力士,以一人之力能抬千斤重物,遠近聞名。這青年自己也很得意。青年和李福祿居住的地方不遠,李福祿晚年在青年所居定縣授拳。這位青年想試試李福祿的功夫。李福祿坐著便把手彎起來,要青年搬直,青年用足了全身力氣,搬來搬去,李福祿的手紋絲不動,後來李福祿稍一用力,就把青年拉了過來,使這位青年心服口服。
李福祿一生中比武的事有無數次,他的名氣是“比”出來的。那次他和西方武士較量時,為了讓外國人看看華夏武術的真功夫,他故意讓對方按住自己的手腳,處於被動地位,後發制人。但是李福祿平時與人比武時,也慣於採用先發制人的戰術,往往以凌厲的攻勢擊敵,使人沒有招架的餘地。一次,曾有一名功夫不弱但生性魯莽的武師,挑釁地向他說到:“怎麼樣,李師傅,咱倆交交手,好嗎?”李福祿才答得一聲“要交交手嗎?那就交吧。”已從座上一躍而起,順勢催動六陽功向對方撲去,只聽得“譁”的一聲把對方身上穿著的錦衣已經從上到下全都撕開,對方嚇得再也不敢動手了。李福祿這一招發的快,使人無從提防;但是他手下還是留情的,否則何止於僅僅把對方的錦衣撕裂那麼簡單了!
顧金山拜李福祿為師之後,李福祿讓他先站三年六陽樁功。李福祿收弟子不嚴,但是真傳弟子卻非常嚴格,他觀顧金山資質雖平庸,但是卻有毅力,所以欲將全身武學傾囊相授。當時李福祿的一眾弟子在寬闊的場院上個個生龍活虎一般,槍走如游龍,劍奔似飛霞,拳若流星閃電,腿似撲地旋風。唯獨場院邊上的棗樹林中,顧金山一人在站著六陽樁功。顧金山心靜氣沉,雙眸炯炯放光,凝神平視,對身邊龍騰虎躍的火熱場面竟象是無知無覺,似乎整個院落只有他一個人。
李福祿傳功時曾對顧金山說過,六陽樁功乃是六陽功之要旨,只有樁功大成,方能練好六陽功。顧金山天性憨直,悟性不佳,別的師兄弟一天就能學會的拳趟,他學三天也記不住,但是他求藝心切,決心比誰都大,勁頭比誰都足。李福祿先生很是喜愛他,為了讓他學好六陽功,只准他每日站六陽樁功,不習拳法。開始,顧金山站不到半個時辰就腿軟盤麻,股部疼如刀割。顧金山是個咬釘嚼鐵,意志堅強的硬漢子,一連兩年的時間,都專心致志,若練不輟。可是,站著六陽樁功的時候,顧金山也暗暗心急,他覺得落後各位師兄弟太多了。
就這樣,顧金山的六陽樁功一站就是三年。這三年當中,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他都堅持不懈的站六陽樁功。透過三年的努力,顧金山的六陽樁功已經有了一定的火候,他站樁時兩腿前虛後實,似金雞猖站之勢;身體三折,如龍之盤疊曲折;頂直肩圓如熊之威嚴辭;兩手相抱,有虎欲離穴之勢。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