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指著劉備說道:「你也是個假仁假義之徒,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先殺了你,再去掘龐統墓穴。」
關羽站在劉備前面,喝道:「有我在,你休想動我兄長一根頭髮!」
兩人劍拔弩張,白曉文說道:「冤有頭,債有主。劉備,你也不必替龐統受過,他以道術侵害無辜之人,合該有此一報。馬超,殺你父親者乃是龐統,你也不要遷怒於劉備。」
馬超拱手告道:「多謝燕公為我當堂對質,查清了先父之死的真相。末將有事在身,請三日假,望燕公準許。」
任誰都知道馬超想去幹嘛,白曉文自然也不會阻攔,揮手道:「你去吧。」
馬超又瞪了劉備一眼,恨恨而退。
白曉文不讓馬超殺劉備,是有原因的。
在洞察之中,白曉文發現,劉備居然有一個「人望」的被動技能。
若是馬超殺死了劉備,白曉文的袁軍勢力,在劉備曾經治理過的轄地,民心要降低30點,文武官員忠誠度降低30點。
還有其他勢力外交度下降1級的負面影響,不過比起民心和文武忠誠度,就不算什麼了,尤其是諸侯紛紛被平定的現在。
劉備曾經治理過的地方,有平原、徐州等等,最近的還有荊州。前二者倒也罷了,荊州的民心、忠誠度,白曉文是不想失去的,畢竟荊襄、江東,是白曉文接下來大一統任務的重要一步。
白曉文對劉備說道:「如今的天下,已經盡在孤的掌中,只有江東孫氏,尚未臣服。你們三人,是否願意歸降?若是肯歸降於我,不僅赦免你們的死罪,還能給你們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的機會。」
劉備淡淡說道:「我等寧願一死,也不會屈從閣下。不要枉費口舌了。」
白曉文道:「你素有仁德之名,關羽也是忠義之士。我不忍殺你等,只要你們聯名寫一份保證書,告知天下人,今後遁世不出,不再和孤作對,我便可以放你們兄弟三人,終老林泉。」
在講究信義的三國位面世界,這樣做,倒也不是不行。
劉備如果寫了保證書,白曉文自有辦法可以昭告天下。到時候劉備如果想出爾反爾,肯定會被人不齒。
劉備倒是硬氣,昂然說道:「我與閣下,道不同,信念也不同。有我劉備一口氣在,便會為匡扶漢室而努力。閣下是漢之國賊,天然就是我劉備的大敵,這一點就算是死也不會改變。」
白曉文皺眉道:「你想死,孤不會攔著。兩個義兄弟的性命,也不顧了嗎?」
關羽、張飛都踏前一步。
關羽道:「先賢孟子有云:『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關某粗讀詩書,略通禮義。桃園結拜之日,兄長之言便是我之言,兄長之志便是我之志;關某之軀即為兄長之軀,關某之命即為兄長之命。兄長捨生取義,某又豈能落後?萬死不辭!」
張飛:「俺也一樣!」
這一幕,對重義輕生死的三國人士而言,衝擊力是相當強的,很多人都心有慼慼。
白曉文大笑說道:「好吧!你們一心求死,孤也只能成全。今晚孤會設一場大宴,為桃園三兄弟送行。」
劉關張齊齊拱手。劉備說道:「如此,多謝成全。」
第1355章 歸命
在眾人走後,白曉文回到內堂。
不多時,李淑儀便引著趙雲到來。
「今天大堂上的對質,子龍將軍都看到了?」白曉文開口道。
趙雲有點不太習慣被白曉文稱呼表字,不過他沒有在意這些細節,只是默然點了點頭。
「天下之事,本來就是如此。你看到的,只是別人願意給你看到的。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就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