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是不是無稽之談,你且先等我說完!”諸葛亮冷冷看了一眼彌衡向眾人說道:“戰國七雄,關東諸國,齊國近海工商魚鹽發達,趙國靠搶劫盜墓,賣藝王侯。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為業,其民又深好儒學,故節儉好蓄藏,楚越南方氣候宜佳,資源豐富,無凍餓之患。秦國重農,好鬥無由!不需多說。”

眾人皆是點了點頭,秦國之所以一直髮動戰爭,是因為其他六國有多種發展渠道,唯獨秦國,居關西,資源匱乏,只有農業一條路。並且實行軍功封爵制度,百姓想要土地,想要富裕只有不斷的發動戰爭,這也是秦國為何無休止發動戰爭的原因。

“秦居於乏匱之地,本該最弱,連年征戰之下卻愈來愈強,但這卻不是秦能滅六國的原因。秦能滅六國,在六國不自醒,不斷賄秦妄想平息干戈,然秦徵欲不止,次年又來,卻以何擋之?”諸葛亮反問道。

是啊,暴秦的貪慾沒有休止,六國企圖割地滿足秦國的貪慾,但秦國次年又來。秦國得到了土地變得強盛,然而本國卻因割地實力變弱,你又拿什麼來抵抗,拿什麼來滿足暴秦呢?

“秦楚丹陽之戰,秦敗楚而得漢中,楚割地求和,後再敗而失都。韓割上黨,魏讓西河。秦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戰勝之所得土地,割地佔百倍。諸侯戰敗所失,較割地,其實少百倍。諸侯以地事秦,其實是抱薪救火,未曾保國,反而促使秦之強盛。說到底秦能滅六國,乃是六國給養起來的。”

“可笑,燕,齊未曾賄秦,為何亡之?”彌衡譏諷道。

諸葛亮一臉鄙夷的看著彌衡道:“燕齊本就弱小,遠離秦國,若接壤,未嘗不賄?君不見秦兵臨城下,燕以督亢乞和?至於齊,秦臨齊之時已然龐然大物,遠不是齊國所能抵抗的了。”

“六國賄秦致秦強自弱,秦滅六國也是六國咎由自取,至於秦之強盛而滅六國,在我看來純屬無稽之談,楚國一度強於秦,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讀史乃明悟道理,借古明今,然而兄臺讀史,只看到秦國強盛這個表面,而忽視了其原因。兄臺虛度十數年光景,反而瞧不起年幼的在下,還真是……”

彌衡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其實秦能滅六國,又何嘗只有這區區兩個原因呢?秦國之強為一方面,六國賄秦也是一方面,但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原因,根本就是說不清的。

蘇洵所作的六國論,也是因為當時南宋朝廷像六國一樣,南宋向金割地求和。六國論其實是蘇洵用來諷刺當時朝廷的懦弱的。

彌衡擷取秦強盛之因,諸葛亮擷取六國賄秦之說。這兩個也只是秦滅六國之中的原因之一,說也說不清楚對錯,但顯然諸葛亮拿賄秦之說,將彌衡的秦強之說給破了。

這是辯論策論,雙方都要以自己的觀點為主,彌衡想要破諸葛亮的說法,用其他的原因便可,但這樣一來,彌衡自己的說法便站不住腳,可以說是變相的駁回了強秦之說。因此彌衡敗了,一個出名的大噴子,敗在了年僅十六歲的諸葛亮手上。

諸葛亮最後那幾句諷刺,說他把書白讀了,周圍看不慣彌衡的人對他指指點點。刺耳的聲音傳來,彌衡把心一橫罵道:“好個小子強詞奪理,六國滅乃因賄秦?倘若六國不賄秦,以秦之強徐徐積累實力,若干年後統一大勢也不可避免。”

周圍眾人又發出嗤笑之聲,彌衡的這般言論,已經沒有任何依據,全憑自己猜測了,若是諸侯不賄秦而拼死抵抗,史走向,猶未可知。

諸葛亮毫不示弱道:“若六國拼死抵抗,秦能滅六國尤未可知。但我卻知秦殘暴不堪,一統天下之後各地諸侯揭竿而起,若六國抵抗,高祖,張良,韓信,項羽,此等人傑必助自國發憤圖強。”

“亮不敢枉測史,但亮明白,唯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