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呂梁上位的脈絡也很清楚,就是先入官場被人嘲諷排斥,而後一氣之下辭官而去。誰知呂梁辭官後混跡文人圈子卻宣告凸顯,一副傲骨錚錚的文人形象再配上他本身的真知灼見很快就得到了不少人的賞識。但礙於他的出身,以及辭官的前科,所以並無人向其示好。
最後是當時還是靈王的陛下邀請了呂梁並許以厚禮,呂梁這才走上順風路。
呂梁出息了之後整個家族的人都跟著水漲船高。在當地也是開始挺直了腰板。不過因為底子實在太薄了,除了一些商賈之利外尚未有“大族”氣相可言。
此外一切都無異樣。”
“無異樣?深挖到什麼程度無異樣?”
“直系親屬,以及主家所有財貨往來均已查明,無異樣。”王儉連忙躬身回答。雖說時間有些短,可呂梁的家世很簡單,各方面關係也淺,所以查起來也很容易,並不會有什麼遺漏。
沈浩挑了一下眉頭,詫異道:“無異樣?呂梁本人呢?”
“目前所掌握的情況看,呂梁本人也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王儉照實說,接著又道:“整個呂家算得上能琢磨一下的關係其實就是他們家和靖北秦家的姻親關係了。
但說是姻親,可實際上兩家走得並沒有多近,除了幾檔生意有些牽扯之外,往來並不多。特別是呂梁這一支,更是幾乎和秦家表面上沒有往來。”
“沒往來?”沈浩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
如果按常理來看,身為中書院院判且幾乎是內定了將來要去接任左相一職的呂梁,刻意的和家中姻親的秦家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是可以理解的,避嫌嘛,可之前四月初的那場幫秦家居中作和的酒局又怎麼解釋?
跳出來幫秦家與黑旗營化解干戈,這怎麼看都是一件很大風險的事情,說重一點可是在插手皇帝親軍內部的矛盾,呂梁再是皇帝心腹也是不合適的。
除非有不得不幫的理由。
什麼理由?自然是利益,連呂梁都甘願冒險的大利益。
但這利益是什麼?以至於表面上呂梁要和秦家分得這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