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有需要本宗處儘可言明,只是本宗勢小力微,恐怕幫不上居士什麼忙?”言至此處,悟名抬起頭來看著唐離道:“令堂奉佛虔誠,居士孝子之名播於金州,要不,和尚我現在就回大慈恩寺促促駕?”
“死和尚,你少拿我娘來壓我!”聞言唐離微微一笑,順手搭上了悟名的肩膀道:“我又不找你要錢,看你這和尚沒擔待的樣子!”玩笑了一句後,唐離才正色說道:“我與貴宗也是老交情了,這次和尚你往兩河傳法的事兒我一定幫忙,不過和尚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兒。”
出家人被人搭著肩膀,悟名還真是難受,“居士請講。”
看到悟名臉上難受的樣子唐離就想笑,順勢緊了緊手兒搭的更緊,“淨土宗這十餘年間之所以能在北地迅速崛起,你們教門內部的原因不算,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外有安胖子及史思明的鼎力支援,作為回報,淨土宗大力宣揚安、史為‘二聖’,在兩河道民間迷惑性極大,你和尚要做的就是把這‘二聖’的虛名給破了,怎麼樣?這事兒不讓你為難吧?”
悟名聽說唐離的要求只是如此,當即心頭放下一塊大石:“敢不從命!”
有十餘個和尚同路,唐離的隊伍愈發的壯大了,當晚住宿驛站,竟是與安祿山隔院而居,當然,這兩人誰也沒興趣拜訪誰。
第二天,唐離起了個大早,將安胖子丟在身後,一馬當先往河東而去,這一路走馬觀花,沿途官府隆重接待自不需多言,如此歷時大半月之久,終於到達北都晉陽城外。
北都晉陽位處兩河中心,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加之又是當初唐高祖龍興之地,因此有唐一代一直將其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並稱為“三都”,其規模宏大處比之洛陽不遑多讓。
觀風使一心到達,金陽城門外早有大批官吏等候,唐離見那領頭的並不是鄭子文,乃扭頭向悟名和尚笑著道:“我可是正牌子觀風使,乃是代天子巡行,說來我那老岳父也要來迎接的,如今看來他倒是撐著架子。”
“別說觀風使,居士就是個王爺,鄭大人也是你岳父,哪兒有岳父走這麼遠迎接女婿的道理?趕緊下馬吧,和尚們就把過去了!”一路走的熟了,悟名的話語也就有些不忌。
帶隊來迎他的是河東道別駕,這是僅此於觀察使的文官,至於武將,自然是以都護將軍郭子儀為首。唐離遠遠下馬走過,好一番寒暄後才由眾官拱衛著進城。
他本待與郭子儀好生親熱兩句,卻發現河東道前來迎接的這些文官似是對郭子儀並不感冒,當下也就沒有過多的寒暄,一切等到了城裡弄清楚狀況再說。
這次到晉陽,倒是享受到了安胖子進京時的待遇,作為晉陽正門的南門暫時封閉,等唐離一行進城,就見到城門內等候通行的馱馬排成了一個長達數里的隊伍,極其壯觀。這一路而來,類似的馱馬隊他也見過不少,到也沒太在意,此時這麼多聚集一處,而且每批馱馬揹負的褡包上都標註有‘山’字的小型印記,就不能不扎他的眼了,當下笑著向一邊陪同的別駕大人問道:“這是哪家貨行的馱馬隊?實力還真是不小。”
“哦!這些都是‘山記’貨行的馱馬,山記貨行總棧設在河北道幽州,只經營北地皮貨及新羅參兩項。”言之此處,那別駕摸了摸鬍鬚後續道:“我大唐境內八成的皮貨及新羅參都由山記貨行發出,規模能不大?現在這倒算不得多,等再過個多月,年關將近,它們往來南北管道上的馱馬比這更多。”
“山記!”不知道為何,唐離一聽到這個名字第一個反應到的就是安祿山,山記的總棧設在幽州,偏生安胖子還兼著幽州節度使,雖然只經營皮貨新羅參兩項生意,但這兩種都是暴利。控制八成市場更意味著已構成事實上的壟斷,由此,唐離又想到了當日安胖子進京。長安東西兩市北地商賈集體減價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