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一章:誓與觀音爭業績(36)

合力購買然後一起用,效果也一樣。

不能指望前一個月還是在用牛馬耕地,後一個月就用蒸汽機和燃油機。

沒外掛,科技發展哪能這麼躍遷。

如今這局面已經相當不錯了。

……

徒明輝的整個準備過程大概持續了兩個月,從祭天結束一直到過完年,這時候土地雖然還有些硬,沒到正常春耕的時候,但為了能夠多耕種一些耤地。

他還是帶著他親爹,護衛人群,伺候人等,包括史官等等,一起去耕地。

不得不說這也是千古奇景了。

太皇和皇帝兩個人,用小鞭子抽著牛馬,帶動農具耕地,邊圍了幾百個大內禁軍保護,幾十個宮女太監提著食盒餐具酒水時刻準備著,除此外還有帶著各種急救藥物的太醫,以及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郎,和負責正史的史官。

這還不是全部,因為除了這些人之外,邊還有不少農官,引導他們如何正確的使用農具,更輕鬆的準確耕田。

以及解答其他與農業相關的疑惑。

之後認種育種都需要他們。

事實證明,這些準備是有用的,相比較於還處於青壯期的徒明輝,太皇徒眷他是真的有那麼一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事幹不了多少,光會拖後腿。

第一步,學習耕地他就很慢,他兒子都已經耕了一畝地下來,他那邊還在磕磕巴巴的學著,關鍵是教他的農官也不敢說啥,只能一遍遍複述,手教。

學不會,還怪人家農官不會教。

等他好不容易學會,開始手,各種問題就更多了,比如說甩鞭子勁用大了,牛馬不太聽話,又比如說不太會操縱方向,或者說力氣不太夠準確操控方向,導致他犁出來的土地七扭八歪的。

再然後是兩三畝地一耕種,開始氣喘吁吁的讓太醫替他診脈,要喝水,要吃東西,擦汗,哎呀,麻煩事一大堆。

相比較於他這又不想幹活,又想要名聲的糟老頭子,他兒子徒明輝確實不錯,不但學得快,活幹的也不錯,在有無數牛馬可供驅使的情況下,不但從早到晚沒叫過累,還一天就犁了百畝地。

本來可能算不多優秀,但有他爸在做對照組,無疑就顯得相當優秀了。

最關鍵的是他雖然很累,第二天都快爬不起來了,卻還是在讓太醫替他按摩了半小時後繼續,繼續耕更多的地。

不管他心裡有沒有罵娘。

但至少人家表現的相當好。

恍若明君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