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只會越來越差,越來越惡劣,越來越過分。
貪官越來越多。
百戶千戶壓榨軍戶越來越甚。
“父皇,您不要氣急敗壞,子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昨日跟白鸚鵡聊了許久,白鸚鵡就說過,你想象當中制定一套萬世不移的規矩體系,好確保我朱家江山永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俗話說得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您現在覺得很好的規矩,過些年興許就是毒瘤,就是國家破滅的禍根。
她還說您定下的那些政策,很多官員其實未嘗看不出問題來,但凡稍微有些遠見的,便能看出您那些政策未來貽害無窮,只不過您這人殺人如麻,又不聽勸阻,誰沒事冒著生命危險勸您啊!
不得文官人心,說的就是您。
父皇,您別急,剛剛那些話不是我說的,我只是複述一下白鸚鵡的話。”
朱標膽子是真的大了。
那是一邊躲著朱元璋的攻擊,一邊說著,大概是曲潔一直大逆不道,囂張不已,活得好好的給他帶來的勇氣吧。
最後還是馬皇后居中調和。
才讓他們父子倆重新坐下繼續聊。
之後當然就是將所有問題全部都記錄下來,並且挨個深入思考如何解決。
但不管他們怎麼商討。
都覺得事情很難辦。
藩王朱元璋捨不得苛待,海邊倭寇多暫時也無力清繳,因為目前大明的主要精力還是對付北元,而且現在軍戶屯田那還處於免稅狀態,總體運營良好。
多數軍戶日子過得比普通百姓好。
跟後來幾乎淪為奴隸的軍戶。
並不一樣。
總體來講,很多在一兩百年之後貽害無窮的政策,現在都還挺合時宜的。
改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改。
“照這麼看的話,我們豈不是白折騰了這麼一場,只要後世子孫沒有改革的魄力和能力,大明豈不是終究要亡!
怎麼會這樣?
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討論到最後,朱元璋整個人都有些鬱悶,他總不能專門留道遺詔,指導後世之君怎麼改革吧,這實在是不現實。
沒有個有能力的後世之君,總感覺不管他留下什麼解決方法,都沒有用。
“父皇,要不還是問問白鸚鵡吧。
她雖然脾氣差了些,對您也不怎麼尊重,但確實言之有物,句句在理啊!
您就別總想著自己解決問題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朱標對曲潔雖然不一定有多信任,但是對曲潔的能力和知識,還是充分認可,且尊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