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其他人等聽到這話,是真的一臉懵,這是該關注的重點嗎,現在該關心的重點,難道不是狸貓換皇子和偷龍轉鳳嗎,不是混淆皇室血脈和誣陷嗎?
幾十只狸貓生死,即便死的再慘。
也無法跟這些事相比吧!
不過轉瞬,太康帝等人便想起右丞相竇驍還有個貓奴的身份,他家養了好幾只狸花貓,平日基本都是與貓同吃同住,晚上睡覺床上可以沒有女人,但是絕對不能沒有貓,前段時間甚至還將平日給那些貓寫的詩,印成詩集發行了。
像什麼,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雖然質量不怎麼高,但數量確實不少,一本詩集,百來首狸奴詩。
所以第一反應是心疼死去的狸貓。
好像也情有可原吧。
“竇丞相,如今可不是你關心疼愛狸貓的時候,淑妃此事已經在宮裡宮外傳的沸沸揚揚了,現在須得儘快解決此事,昭告天下,好平息民間的沸議。”
下一秒,李康就白了一眼竇驍。
他當初竟然敗給了這麼個不識大體的傢伙,只能屈於他之下做個左丞相。
現在想想都覺得不公平。
“此事有什麼好議的,事實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那按律執行就是……”
“淑妃主謀,乃應死刑,但可念在並無皇嗣死亡,以及她又給陛下生了一公主的面子上,貶為庶人,打入冷宮。
當然了,如果陛下心疼的話。
貶為答應美人之類也行。
其餘參與人等,一併死刑。”
竇驍對律法不要太精通,再加上有些事勉強也能算是有例可循,所以,他很快就給出了一個他認為正常的方案。
說完之後,還沒忘了又感慨一句:
“可惜狸貓的仇又有誰來報呢?”
“陛下,臣認為不妥,淑妃與太后畢竟關係頗為密切,如果真將淑妃貶為庶民,打入冷宮的話,會不會影響太后與您的關係,對小公主恐怕也不好吧。
要不還是從輕發落,貶妃為嬪?”
很快,禮部主官又站出來摻和道。
“大膽,爾怎敢如此議論太后,淑妃再怎麼與太后有親戚關係,那也只不過是侄女,太后怎麼可能為了一個侄女與自己的親兒子,也就是陛下鬧矛盾。
至於小公主,完全可以記名到其他妃嬪名下,能對未來有什麼影響呢?”
很快便又有人反駁起了禮部主官。
而接下來,眾大臣之間的爭論要點主要還是在於要嚴懲,還是從輕發落。
過程還有人表示,是不是應該將德妃晉封為皇后,畢竟這是太康帝當初自己許諾的,甚至於再嚴格點講,要不是他做出這許諾,淑妃她也不會這麼瘋。
至於太后是不是知情放縱,又或者有沒有插手干預幫忙啥的,沒人敢提。
皇帝妃嬪他們還敢議論一番,太后他們則是真無可奈何,即便太后在此事當中確實有插手干預,他們也不好明明白白的提出來,畢竟提出來,那純粹是找事,純粹是讓太康帝為難,因為太康帝他總不可能因為這事去廢太后啥的。
就連下旨斥責,都是不妥的。
反正沒法處理,提又有啥用,那不純純讓太后以及皇帝兩人都記恨上嗎?
半個時辰後,太康帝忍不住開口:
“你們都給朕靜一靜,你們根本就沒有把握住重點啊,現在重點不是朕要如何處罰淑妃,而是你們如何看待那隻貓臨走前所說的,如果罪魁禍首沒有得到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懲罰,它就要親自出手,給自己親朋好友報仇的事。
如果朕的理解沒有出錯的話,它所謂的親朋好友應該不是其他人,而是被淑妃派人害死的那些貓吧,所謂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