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的決策。

對於這家店鋪,翁美玲也付出過心血。讀中學的時候,翁美玲每天晚上都要到店裡幫忙,或幫忙包裝炸好了的魚和薯條,或幫忙在櫃檯收錢。幾年後,翁美玲去到倫敦讀大學,但每個星期五仍然堅持回家,幫助打點家務和店鋪。

翁美玲十分顧家,為母親分擔了許多家務。據說,翁美玲在大學的幾年,幾乎沒有在倫敦度過週末。在倫敦,她還在一家麥當勞打過工,在共和中文學校教過中文——這個英國共和協會中文學校是倫敦中文學校中僅有的兩所擁有自己校舍的學校之一。關於這所學校,與翁美玲還有更深一層的關係,她去世後,慈善拍賣的款項根據她的遺願捐給這所學校用於購置新校舍,而這個校舍,就坐落在倫敦著名的貝克街附近。

在家人,尤其繼父廖錦棠的眼中,翁美玲因為出眾的外貌、氣質,以及心機,還是家中的會計師和外交官,負責財務和公關。

“她是個會計能手”,雖然不是學會計出身,但在翁父的眼中,翁美玲的加減乘除也足夠令他眼花繚亂,他不無溢美地褒獎自己的這個“女兒”,“(算得)不但快,而且準確,從來沒有出過錯。”還不僅僅如此,在翁父的口中,我們得知,翁美玲不但打理自家的財務問題遊刃有餘,而且可以智力出租,在倫敦讀書時就去給別人家的店鋪做賬,賺些外快。

當然,天生麗質的翁美玲還是繼父眼中的家庭外交官,之所以廖錦棠會如此推崇,與他本人不善於交際不無關係,在翁美玲還沒到英國時,廖錦棠便將店中的外部事物交由妻子打理,他本人更像一個勤勞刻苦的工人。等到翁美玲長大,翁母自然將這些“外交工作”移交給美麗的女兒。於是會見律師,會見會計師,去銀行,與銀行經理人打交道,成為翁美玲給家裡最大的幫忙。她的“外交”效果,當然要比年老的母親要有效得多。

翁美玲在劍橋的大學預科(Foundation Course)讀了兩年,後在倫敦中央藝術和設計學院(The Central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讀了四年,1981年,她拿到文學士學位。

這所學校是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 Design)的前身。1896年倫敦成立了箇中央藝術工藝學院(The Central School of Art and Crafts),本來是培養工匠的,但慢慢就變成了手工藝設計方面的學生與專家的中心。剛開始只是想把學校的重點放在手工藝方面,但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裡,經過遷址、多次合併和分立,這所學校已經變成了包括手工藝、布料、裝飾、服裝、針織、工業設計乃至純藝術等在內的綜合性藝術院校。1966年改名為中央藝術設計學院。1986年1月,該學院與其他幾個藝術學院共同成立了名聲赫赫的London Institute,世界上最優秀的藝術學院之一。1989年則和London Institute的另外一個成員聖馬丁藝術學院(St。 Martin's School of Art)合併並改為現名,成為London Institute最大的成員,1998年因其為英國時裝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獲女王年度獎。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旅英(4)

在藝術工藝領域裡,在全球範圍內,London Institute及其成員也是頗有影響。其畢業生均效力於全球各大知名公司和著名品牌,各種世界級設計比賽的獲獎名單中絕對少不了這所學校的學生的名字。就翁美玲所讀的布料設計專業來說,在英國、歐洲乃至世界的學校都是頂尖的。

在這樣專業的學院就讀,為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