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是這麼幹的,在和英國海軍競賽日益激烈的時候,分別在1907年、1908年、1911年提出三次修正案,所以現在完全沒必要這麼急。

最終提爾皮茨接受了這個建議,制定了第二份計劃,然後和約亨在議會上演了這麼一出雙簧

經過約亨的居中周旋和雙方討價還價,最終達成的《海軍法》修正案規定,《海軍法》的週期從10年延長至15年,即到1914年為止,艦隊規模進行擴充,由於基爾運河開通,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調動極為便利,因此大洋艦隊不增加戰列艦,而原本的波羅的海警備艦隊則擴大為一個戰列艦分艦隊和一個巡洋艦分艦隊,地中海艦隊增加一個戰列艦分艦隊。

巡洋艦分艦隊數量不變,不過艦隊內增加1艘重型巡洋艦,2艘輕型巡洋艦數量不變,備用輕型巡洋艦則被取消,實際上等於輕型巡洋艦數量沒增加。

如此一來,反對派也能接受,計劃也能順利實施,於是《海軍法》修正案於1900年1月25日以超過三分之二的贊成票數得到透過。

不僅如此,之後提爾皮茨還十分“大度”的提出在菲律賓戰事進入尾聲之前,這個修正案可以往後延遲實施,財政支出可以優先提供給陸軍,只不過戰爭結束後,之後財政支出需要向海軍傾斜,這就相當於海軍“借給”陸軍的。

這實際上等於把陸軍給架到火上烤,你看看你們,我們海軍都作出這麼大讓步了,財政支出都向你們傾斜了你們居然還這麼長時間搞不定菲律賓,丟不丟人啊?

而且這樁買賣到頭來還是海軍佔便宜,陸軍拖得越久海軍的新技術就越成熟,到時候財政支出向海軍一傾斜,海軍立馬開工的都是效能可靠的好東西。而陸軍估計就得過上日子緊巴巴,技術裝備不能更新換代的苦日子了。

施利芬雖然明知提爾皮茨的提議沒安好心,不過的確現在陸軍在菲律賓需要更多的支援,能夠得到的支援力度越大,陸軍就能越早把菲律賓搞定,這樣到時候被海軍能佔的便宜就越少,所以施利芬也表示同意。

如此一來海軍的1900年計劃相比於去年就相當縮水,考慮到德國海軍的確需要高速遠洋艦船的需求,以免再次遇到西提斯號事件這樣的情況連能往外派的船都找不到的尷尬局面,1899年開工的兩艘輕型巡洋艦的同型艦被追加建造6艘,除此之外,德國海軍就沒有大型艦船的建造計劃了。(未完待續)

第215章 燃油鍋爐

弗雷德裡克在拿著西提斯號從德班港發回的電報開始決心為大英帝國建造更強大的裝甲巡洋艦的時候,德國人同樣也在總結經驗教訓。

首先漢莎號在抵達馬普托灣後遇到的燃煤告罄的情況讓德國海軍高層極為擔心,雖然在試航時有進行過各個航速下的燃煤消耗量的計算,但是這次長途奔襲超過6天,漢莎號的實際燃煤消耗遠高於計算資料。

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長時間運作的機械磨損導致的功率浪費、燃煤的燃燒率不是最理想的狀態等等,但是從結果上看,如果不是進入了葡萄牙港口進行補充燃煤,那麼很可能就算漢莎號接下來的航程一路順風,也很難和前來接應的德國運煤船順利會和。這個可能性對德國海軍高層來說是致命的。

漢莎號之後會和赫爾佐格號透過蘇伊士運河返回德國,漢莎號會進入stt造船廠進行檢修,順便尋找燃料消耗率比計算資料高的原因,並且要在提高鍋爐燃燒率和降低動力組做功損耗上想辦法。

但是這些辦法都是一時半會見不到成效的,因此如何能用最快速度解決德國艦船的續航力問題成了重中之重。德國海軍起步較晚,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困在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小池塘內,在遠洋航行方便的確有諸多欠缺。

雖然現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