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典型。
而李逸帆現在接手了晨華汽車,他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汽車企業出現那樣的情況的,被人卡脖子,可不是他的作風。
要山寨,那就直接山寨他們最核心的部分,只要掌握了汽車的三大件,那就不怕那些國外車商的打壓。
要做攪局者,那就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現在從頭開始搞研發,還來得及,而且老子是下定決心了,不搞還好,要搞就那動靜鬧大一點。
反正現在老子有錢,也捨得錢,我就不信,錢砸下去,連個水花都聽不見。
在國外搞科研,動輒就是十幾億的美元,尤其是變速箱這樣的大專案,老外一般對外宣傳的時候,都會說我們在搞xxx專案的時候,投入了數十億美金。。。
光是這麼一個數目,就把後面不明真相的人給震住了,尤其是剛剛加入wto的華國人,很多人對老外的話都奉為金科玉律。
我靠,你看看,人家真是捨得,為了搞一個變速箱就投入十幾個億啊,咱們這水平,這點錢,還搞個屁啊?
算了,回去一人發兩箱蘋果,發兩箱橘子,洗洗睡了吧!
其實不然,要知道老外這些資料裡面其實有很多水分。
就比如他投入了八個億,他就敢給你吹成十八個億,要不這麼說,消費者哪能買單?
所以你必須得把你的投入吹的大一點,讓消費者信以為真,我靠,投入這麼大,果然高大上啊!
這樣你推出新產品的時候,每臺加價一兩萬,他們才會買單。
而且把投入研發的經費吹噓的高一點,也可以合理避稅,稅務局來查賬,就把這投入往上面一報,反正賬目繁多,科研又是消耗專案,稅務局的人又不懂科研,所以查不清楚。
這樣企業就可以悄悄的把一部分收入盈利,透過研發的名義黑掉,不用交稅。
另外一方面,就算他們投入了八個億,可是又有多少是用來研發的?
要知道外國的科研人員的工資可不低,一般的科研人員,哪怕是在實驗室裡打雜的,這年頭也得是五萬美金的年薪起步,帶點名頭的年薪都得七八萬,甚至十幾萬,所以老外搞研發,其實投入的大頭,都是在科研人員的薪金上面。
其實真正用在研發的材料,和機械裝置上面的,能有個一半都算不錯了。
而這時候在國內,你完全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這年頭國內的科研人員的工資可非常低。
一個國內一流大學的科研畢業生,一年到頭的薪資算下來,也就是十萬人民幣頂了天了,這才多少錢,一萬美元多一點。
這也是這幾年來,國外的科研公司,紛紛在國內開設實驗室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員工資低,這樣就可以把大把的外圍的基礎的,繁瑣的科研工作,交給華國人來做。
而搞科研,放著這麼大的一個人才市場不利用,那簡直可以被雷劈死算求。
外國佬那些動輒幾十億美元的科研投入,能嚇得住國內很多不明真相的領導和科研工作者,可是卻嚇不住李逸帆。
老子有錢,而且國內的科研人員價格不貴,老子搞得起。
你們幾十年的積累研究是吧?你們研究所有一百多研發人員是吧?
老子一樣可以用人海戰術給你推平,你們用一百多人,老子就用一千多人,而這一千多人的薪資,一年算下來,可能還沒你那研究所的人員薪資高。
再者說了,哥們現在就是不差錢。
什麼狗屁專利,老子才不在乎,就逆向研發你丫的,有種你就去告,看你能告的贏不,打官司扯皮,老子奉陪。
要是沒這點混不吝的精神,老子還不如玩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