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美元。我手裡有百分之六十公司的股份,也就相當於十二億美元,有那樣的油田儲量作保障,你覺得我這十二億美元的股份,翻上三倍多很過分嗎?”
三井之良感覺自己的嘴巴有些發苦,因為這時候他發現,對方說的一點都沒錯,按照現在迪拉姆公司的市值來看,這傢伙手裡的股份就價值十二億美元。
可是最關鍵的是,他這價值十二億美元的股權,可是關乎到這家公司的絕對控制權的,如果你掌握了迪拉姆公司的絕對控制權,那就相當於你掌握了那兩塊油田。
而這對很多石油巨頭來說,才是關鍵,絕對控制權,一直是很多政府反對,但是很多大公司所極力追求的。
所以這傢伙手裡的這十二個億美元的股權,如果他真的想要出手的話,別的大公司真的是分分鐘都有可能把他這十二億的股權,給翻三倍。
三井現在也很想要這家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但是關鍵的問題是現在,他手裡沒有那麼多的籌碼。
四十億美元,bp可以給,殼牌也可以給,洛克菲勒也可以給,因為他們不差錢,而且他們會採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但是他們不回賴賬。
而現在三井如果想要插一腳進來,並且想要獲得成功的話,那麼他就必須要拿出更能讓眼前這傢伙心動的東西。
可是現在三井手裡有啥是能夠讓對方心動的?
想來想去,也就只有他們在皮亞爾巴拉山區的羅勃河礦山了。
三井物產在澳洲投資了不少鐵礦山,一般都採用和力拓,或者是必和必拓合資的方式,而這一點也是他們比華國的投資商們最聰明的地方。
後來華國的那些大型國有企業,在澳洲的投資,可以說是屢投屢敗,往往白白損失大把的金錢,最後卻一無所獲。
其實不光是因為澳洲佬們因循守舊,拔**無情,用完你就把你一腳踢開,還有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咱們自己的高傲和笨拙,以及對合資公司的絕對控股的神經病一樣的執著。
其實咱們之所以在海外收購礦山,無非就是想要保障,咱們自己的原材料供應而已。
但是如果你非常強勢的要求對這家公司的控制權,尤其是在像澳大利亞這樣本來就對你抱有敵意的保守國度裡,你的所有談判都將會受到非常大的阻礙。
想想看,即便是在你本國,外來資本想要投資你本國的礦產資源的時候,你也一樣要求人家的控股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但是你在人家的底盤,怎麼能夠要求控制人家礦產公司的控股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呢?
這也正是華國的那些大型國有公司,在澳洲收購礦產公司,屢屢失敗的主要原因,就算你再有錢,也不能忽略了人家的哪一點驕傲的小心態。
而日本人在這一點上做的就非常聰明,比如三井,他們是力拓公司的大股東,和力拓公司一起掌控者澳洲很多大型鐵礦山,但是他們並不要求這些鐵礦山的絕對控制權。
只是要求一個規定,那就是這些鐵礦山出產的鐵礦粉,出口給日本公司的時候,要用最低執行價格。
長此以往,他們就站足了便宜,而且還不招人討厭,而咱們華國的投資商呢,往往花了大把錢,最後還不討人喜歡,這就是做人做事態度的差別所導致的結果。
三井和力拓聯手控制的最有價值的礦山,無疑就是皮亞爾巴拉山區的羅勃河鐵礦山,這座鐵礦山年產量三千二百萬噸,其中四分之一是固定供應給日本鐵廠,二分之一是用來痛宰華國冤大頭的,還有二分之一,則是用來賣給其他鐵廠的。
而現在三井之良經過一番權衡之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如果想要能夠拿下對面那傢伙手裡的迪拉姆石油公司,這羅勃河鐵礦山,才是他手裡最有價值的籌碼。
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