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多個分工明確的分團伙支撐,它們之間可能是隸屬關係,也可能為互利關係,還有可能是單項服務關係。
這個浮出水面的臺灣籍男子叫林國良,有證據顯示他就是雅加達和坤店市幾個詐騙話務窩點的實際出資人,依據所詐騙到的錢款數額獲取提成。作為‘金主’,他無疑要拿大頭!”
前期工作尤其情報工作做得很不錯,連躲在印尼的臺灣籍主犯的身份都搞清楚了,關局緊盯著熒幕上穿著花格子短袖的嫌疑人滿意的點點頭。
“撥打電話實施詐騙的是話務員,具體分為一線、二線、三線;在話務窩點負責網路線路和裝置維護的是‘鍵盤手’或稱為‘電腦手’;轉賬窩點稱為‘水房’,一般設在臺灣;提供銀行卡的人稱為‘車商’,取款人員為‘車手’……”
“他們很清楚我國的國情,他們制定固定的線路,精心設計詐騙劇本進行作案,內部分工明確、流程清晰。”
“具體的怎麼操作的?”關局面無表情地問。
“一環套一環,正常情況下由一線話務員使用網路電話,根據被害人資訊直接撥打電話,冒充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來核實身份,告知其名下銀行卡涉嫌洗黑錢或其它‘違法犯罪’,等受害人上鉤再轉到二線話務員;
二線話務員則聲稱為專案組辦案人員,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錢,核實受害人的銀行卡賬號和餘額;三線話務員則假冒檢察院工作人員騙取密碼,並與‘水房’對接,由‘水房’將受害人銀行賬戶內的錢轉走。”
劉向戎頓了頓,接著道:“在話務人員實施電話詐騙前,他們會做幾方面的準備。首先,透過非法手段購買受害者資訊,他們內部稱之為‘選單’或‘料’。一般包括受害者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具體地址,這些主要由臺灣‘金主’提前提供給話務窩點;
根據‘選單’涉及的地域資訊,話務窩點的‘鍵盤手’聯絡改號平臺提供者,使得受害人手機顯示的號碼為當地公安的號碼;‘鍵盤手’甚至時時與線路提供者保持聯絡,保障通話質量。”
“事先設計的劇本里有各種問答細節,包括被騙者懷疑的時候怎麼說,什麼時候打電話,話務員完全按照被騙者的心理行事,非常周密。打電話時,甚至有專門裝置製造出公安機關、檢察院乃至法院的工作聲音作為背景音。”
“關局,他們非常狡猾,從現在的情況看群眾上當受騙不能全歸咎於防範意識不強。”王東低聲補充道:“比如他們在行騙時,會主動讓受害者打114查詢主叫電話是哪個單位的。”
“改號了,假的也變成了真的。”關局沉吟道。
“所以群眾很容易上當受騙,這裡有一個細節,他只給受害者一分鐘時間查詢,撥打114,確認主叫號碼是我們公安機關或檢察院的,還沒來得及按主叫號碼回撥過去,他們又打過來了,來電顯示為同一個號碼,一個不慎就上當。”
“太可惡了!”
關局冷哼了一聲,轉身問:“他們內部是怎麼分贓的?”
“報告關局,在前段時間的專項行動中,我成功抓獲一個因旅遊簽證到期回國的話務員,在團伙中她也算一個小頭目,在行騙的同時兼負責統計窩點同夥的‘業績’。據她交代,一線話務員能提成5%,二三線分別提取8%,車商提取15%20%……
每天晚上,窩點都會開總結會,一二三線分別召開,對於騙術比較高明的錄音還會分享學習,同時也會分析沒有詐騙成功的案例;對於連續多天沒有詐騙成功的人員,還會罰背或手抄劇本。””
王東補充道:“在話務人員選擇上,他們堪稱‘精挑細選’,主要從國內挑選。那些話務員明知道出國從事的是電信詐騙,但為獲取高薪還是心甘情願地去。在分工上,普通話好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