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料,王橋果然藏著猛料,李寧詠便抿嘴而笑。
楊兵道:“還是小李說得對,就讓王橋去碰,不管碰贏碰輸,我們宣傳部出面都有好處。走吧,我們到會客室去,山南都市報陳總也是有身份的人,我們不能讓他太難堪,中午擺一桌,請他吃個飯。”
三人來到了會客室,陳兆順正與王橋談笑風聲。
陳兆順站起來,笑著與楊兵握手,道:“這一趟沒有白來啊,認識了王鎮長,以後我們報社可以和城關鎮深度合作,正面報道城關鎮的先進典型。”
王橋客氣地拱了拱手,道:“還需要陳總多支援。”
楊兵高興地道:“不打不相識,以後多多合作,現在就有一個任務,喝酒。”
李寧詠很久沒有和王橋坐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了,眼見王橋自信十足,意氣風發,心情複雜得很。
(第三百九十章)
第三百九十一章未接的電話
中午十一點半,楊兵、王橋、李寧詠、陳兆順等人準備出發到外面吃午飯。
山南都市報陳兆順踢到了王橋這個鐵板,於是便將爭鬥變成友誼。適者生存,這在每個領域都適用。作為地方上也不願意與媒體搞得太僵,以鬥爭促和平的目的達到,便不在“是否有記者證”上面作文章。
握手言和,是大家的共同需要。
正要下樓,王橋接了一個電話後,趕緊對楊兵報告道:“剛才縣委辦給我打了電話,吉書記讓我到他辦公室去,恐怕中午不能一起吃飯了。”
楊兵道:“從吉書記辦公室出來,就過來吃飯,這不衝突啊。陳總還想和你拼一拼酒量。”
王橋道出了實話:“中午吉書記叫我陪鄧市長吃飯。”
楊兵道:“是為了參加救援的事。”
王橋道:“就是此事,要我當面彙報遇難者家屬的安置情況,這是鄧市長很關心的事。”
楊兵感慨地道:“這場事故牽動了多少人的心,不僅市裡關心,省裡也很關心,電話打過來好幾個。”
李寧詠原本還想和王橋吃一頓午飯,沒有料到中途橫插進來吉之洲,讓她的願望落了空。她意識到自己和家裡人都犯了一個錯誤,低估了王橋多次談起的“鄧建國是楊璉學生”這層關係的緊密度。
李寧詠到現在仍然沒有想通王橋——楊璉——鄧建國這種轉彎關係為什麼會變得如此緊密。在她從小接受的頭腦體系裡面,“利益”和“現實”所佔比例相當大,很難理解楊璉和王橋這種透過欣賞和關心形成的忘年交友誼為什麼會如此深厚。
王橋很快來到了縣委辦,直接走進吉之洲辦公室。
“遇難者家屬處理得怎麼樣?”吉之洲神情平和,態度親切。
王橋道:“情緒還算穩定,剛才我上樓時打電話問了,大部分遇難者都下葬了,有兩戶還以其他理由沒有下葬,我們正在抓緊做工作。現在關鍵就在於補償款,款子到了。只要他們接了錢,在安撫家屬這一塊就基本平穩了。”
吉之洲聽到了一個細節,追問道:“上樓時打電話問,你不在現場?”
王橋道:“我在宣傳部。解決一個小問題,已經處理完畢。”
聽罷事情經過,吉之洲惱怒地道:“有些報社有些記者太不象話了,亂彈琴。”
王橋道:“現在我們也不準備追究沒有記者證就來採訪並且發出不當言論之事,把他們禮送出境。不添亂就行了。”
“你應對得還不錯,沒有吃記者的虧。我們很多同志沒有見過世面,看到記者自己就先矮了三分,不戰自敗。”吉之洲又道:“從冷庫事件看得出有的基層領導同志素質堪憂,比如柳陽鎮書記汪彪現在都不能說清楚去向,鎮長陳顯鋒完全不能在現場組織起有效救援,這樣的同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