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戰爭的硝煙味兒,只有田地裡遠近飄散著的菜花香;沒有戰場上的血腥拼殺,只有坊市之間百姓商人們的錙銖計較;沒有無定河邊骨,只有春閨夢中人這樣的美好,透過一封封奏摺全部都呈現到了顧同的面前,看著各地總督均都上書言說風調雨順,無病無災,建元三年一定會是一個大豐收年的時候,顧同甚至忍不住想要插上一對翅膀,到自己的帝國的每一處疆域走一走,看一看。
不過在沒有飛機,沒有火車的時代,想要實現這個夢想,無異於痴人說夢,不過也正是這樣,卻也激發了顧同心中的另外一個偉大構思。
&ldo;重新疏通、開鑿隋唐大運河!&rdo;早朝時分,顧同擲地有聲的對群臣說道:&ldo;建元三年,註定沒有大的戰事,各處風調雨順,理應與民休養,不過帝國新建,百廢待興,與其坐等,不如奮爭,我們哪怕是犧牲一代人的辛苦,也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錦繡河山,疏通大運河,重新連線南北,這不僅可以促進民間貿易往來,也有利於朝廷對各地的管轄,是以朕決定,重新疏通大運河,並且在燕京到通縣之間開鑿通惠河、山東臨清到東平之間開鑿會通河、東平到濟寧之間開鑿濟州河,朕估算了一下,較之隋唐運河,將航線改成直線後,從燕京到臨安將會縮短一千八百多里的距離,試想一下,對於南北商貿,文化交流,將要起到多麼重要的作用?&rdo;
貿然聽到顧同想要疏通、開鑿新運河的想法,群臣們都內心驚慌萬分,怕顧同又犯下當年隋煬帝好大喜功的錯誤,可是在聽完顧同的全部想法之後,群臣們心中一合算,發現如果只是將原先的運河疏通,開鑿的三段運河耗費的民力、財力都在朝廷的支撐範圍內的時候,群臣們當即就同意了顧同的建議。
不過顧同卻並不打算用自己的人來修建這條新運河,嘴角帶著幾分壞壞的笑意,顧同先是向陳季常問道:&ldo;季常,遼東一戰,我軍俘虜到的女真、高麗降兵有多少人?&rdo;
&ldo;回稟陛下,共計有十一萬人,其中女真兵將五萬,高麗兵將七萬多人。&rdo;陳季常想也不想,就將數目呈報上來,看得出,帝國的軍隊在他的心目中已經有了一本帳了。
對於陳季常的表現,顧同是十分的滿意,也對自己當初決定將軍務上的常規事情感到十分慶幸,慶幸之餘,顧同的思緒又回到了這十一萬俘虜身上,在稍微一沉思之後,顧同就將工部尚書胥鼎、工部侍郎程致遠以及戶部尚書張嘉貞、戶部侍郎溫良四人叫了出來,看著掌管帝國工程和財政的四大臣,顧同帶著幾分睿智和通透說道:&ldo;胥鼎、程致遠,你二人散朝之後,就迅速制定出新運河的工程示意圖,張嘉貞、溫良,你二人散朝之後,配合工部的構思儘快制定出一份銀錢的用度計劃出來,當然,人力成本就先不要加進去,有十一萬免費勞力,如果不用,就這樣白白養活著他們,朕的倉庫,豈不要給他們吃空了。&rdo;
原來顧同是想借著十多萬俘虜來修建、疏通新運河,這樣一來,自然也就不會發生繁重的勞役引發國內民眾不滿乃至造反的情形了。
對於顧同這神來一筆,不僅是胥鼎、張嘉貞幾人,就連其他大臣也都感到心中豁然開朗,此刻,大臣們才發現,原來俘虜還可以這樣使用,想到這裡,群臣們不禁有對顧同心生萬分佩服。不過佩服之餘,還是有一些大臣感到擔憂,只聽御史臺的一位御史說道:&ldo;陛下,您的想法固然好,可是十幾萬異族將士,如果聚集在一處,難免會發生騷亂,且運河沿線都是帝國繁華之地,如果這些降兵惹出事端,到時候恐怕會動搖到國之根本啊!&rdo;
御史的話,讓顧同心中一震,之前他只想著利用俘虜來修建新運河,卻忘了這無異於將老鼠放在米缸之中的害處了,想到十幾萬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