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同&l;背信棄義&r;,叛金歸宋,固然讓他覺得生氣,可是眼下江淮之戰,卻是重中之重。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宋軍打算四面合圍泗州城,並在此地展開決戰。
如果從泗州城的地理位置來說,此地卻是是一個決戰的最佳場所。北靠泗水,易守難攻,南面是開闊的平原地形,非常有利於騎兵衝擊,東部、西部都是山地,地形險要,只要派精兵防守,同樣可以將東、西兩個方向的敵人阻絕在戰場之外。
一旦將顧同麾下的嫡系兵馬防守住,僕散揆是十分有信心在南邊的戰場上擊敗宋軍。
可是,這場戰爭還有進行下去的必要嗎?
僕散揆看著城中面色惶惶的將士,心中嘆了口氣,又將目光朝北方看了過去。
在被符虎、陳平兩路大軍阻絕北方通路之前,他從中都來的使者口中就得知顧同麾下大將羅通、燕寧率領近十五萬大軍,迫近中都,按時間計算,羅通和燕寧的兵馬怕是都打到了大興府。
如果沒有羅通進攻中都這件事情,僕散揆一定會極力在江淮戰場之上和宋軍拼出一個你死我活出來,可是,面對自家的老窩被敵人攻打的局面,僕散揆卻又不得不思考其他。
江淮之戰,固然重要,可是比之中都的地位,江淮諸州乃至中原府縣的得失就算不了什麼了。
誠然,江淮之戰如果失敗了,他的英名會受到打擊,可是一旦中都丟了,那麼江淮之戰勝利了又有什麼必要呢?
正當僕散揆思考著如何擺脫宋軍的四面包圍,跳出包圍圈,進而回防中都,力保中都不失的時候,金兵監軍右丞夾谷衡、平南大將軍瑤裡孛迭、淮南軍指揮使僕散安貞、泗州刺史楊伯通、右軍都督和喜、左軍都督蒲察張鐵等軍中大小將領悉數走上城頭,向僕散揆復命。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