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安一路回來的大好心情頓時被無情的打斷了,他氣急敗壞的問。
“是統稅署那幫人!”黃四眼兒小心翼翼的站出來說道,現在他基本上就是廠子裡的大管家,像高三扯和王小寶他們負責安保工作還行,官方的來往應酬他們說不上話,門不清啊!
“統稅署是幹啥吃的?”周泰安也不明白,不過他估計和後來的工商稅務部門的性質差不多。
黃四眼見新老闆啥也不懂,只好給他解釋:“這個統稅署就是負責辦理營業執照,還有徵收各種苛捐雜稅的部門,受省裡面直接管轄,權力很大的,這麼說吧!一個地方,甚至一個省的財政收入,基本都要靠這些部門來完成,十足的一個流金淌銀的部門。”
“北林子這麼一個不大的地方,怎麼會專門成立這樣一個單位?一年到頭能收幾個錢兒?”周泰安想不明白,因為他好歹也在鎮子裡溜達過幾趟,除了自己的這家水泥廠,根本就沒有其它的企業存在,難道說這個統稅署是專門給水泥廠設立的?
“那可就無盡無休了,別看一個小小的統稅署,機關不起眼,管的範圍可實在太大了。”黃四眼兒繼續解說。
“除了咱們的水泥廠之外,其它的你像麵粉廠,酒廠,製造出售菸捲的,製造服裝布匹的,甚至雜貨鋪子賣百貨的,就沒有他管不著的地方,這麼說吧,只要有人喘氣的地方,人家就有名頭過來收稅刁難你,千條萬律,總有一條適合你,當然,北林子之所以設立這麼一個統稅署,倒不是故意為之,因為政府一般都會選擇把這樣的部門建在鐵路沿線城鎮之中,小商小戶的只是捎邊帶,鐵路才是他們的大頭。”
周泰安聽他說完,皺起了眉頭,問道:“這事兒您怎麼看?”
黃四眼兒一攤手,苦笑道:“還能怎麼看,這擺明了就是有人故意難為咱們,或許是看廠子換了新主人,想打打秋風而已。”周泰安見黃四眼兒目光閃動,猜到他心裡一定在想,自己這個當老闆的肯定不懂人情世故,開業大吉之日,沒宴請人家主管部門頭頭腦腦兒的也就算了,恐怕紅包也沒送。
“唉!中華民族所有的優良傳統都所剩無幾,恐怕只有人情世故恆古不滅了!”周泰安對這種現狀儘管深惡痛絕,可是他知道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目前他是以一個企業家的姿態出現在北林子,而不是鬍子或軍人,當然不能上來就玩橫的,和氣生財是老祖宗的至理名言,他也必須遵守。
“你知道統稅署吧?現在咱們亡羊補牢還來得及不?”
黃四眼兒點頭道:“知道,就在車站旁邊,署長叫劉梓君,那傢伙胃口可大著呢!甘培先生每年都送給他起碼這個數。”他伸出一個巴掌。
“五百?”周泰安問。
“五根小黃魚!”
“金子?”這次輪到周泰安吃驚了,居然要送黃金?
“那傢伙就喜歡黃的,白的差點興趣,以前甘培先生嘗試過的。”
周泰安問道:“小黃魚多重?五根合大洋多少?”
“這個……大概……”黃四眼兒低頭在心裡算計了一下後說道:“一根小黃魚是一兩,差不多能兌換40塊大洋,五根小黃魚大概能兌換200多塊大洋吧?”
“噢!還不算太離譜。”吩咐道:“去櫃上支點錢,咱們找個首飾鋪子兌點金子,我這就去會會那個劉梓君。”
水泥廠已經投產了,自然要預存一些流動資金,黃四眼兒領命去了,等提了錢,周泰安帶著他出門上車奔了統稅署,高三扯和王小寶怕他有事兒,要跟著,被周泰安擋了回來。
“我這是去拜山頭,又不是去打架,人多眼雜不好辦事兒,你們歇了吧!”兩人只好作罷。
這年頭民間窮歸窮,可是較大一些的城鎮沒有銀行錢莊說得過去,但是沒有首飾鋪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