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理所當然的再次稱帝;憑藉東南半壁江山再建朝廷。
所以趙佶到了江南後連發三道詔令:截遞角、止勤王、留糧綱。這三道“聖旨”都事關重大;將使朝廷不能號令東南;都城處於既缺兵又缺糧的絕境;東京政權難以維持;而東南將由朱勔的“小朝廷”躍升為太上皇的“大朝廷”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趙桓不但守住了東廄;還把女真人哄走了;這下趙佶的地位就尷尬了。而他手下一幫隨行的寵臣蔡攸、童貫、朱勔等人也明白的很;金兵退了對他們君臣卻未必是好事;尤其是蔡京、童貫等人;普天下之人都想將他們殺之而後快。太學生和朝廷的大臣們已屢次上書趙桓;請求誅殺這婿國殃民、罪大惡極的國賊。
此前趙桓一方面出於平民憤;一方面為了報私怨;將李彥、王黼、梁師成、梁方平相繼誅殺;並大舉改革政事。如果太上皇稱帝;他們可以依然在小朝廷中高官厚祿;頤養天年;但是如果現在回京;那肯定是凶多吉少;所以蔡京、童貫等人也揣摩到了趙佶的復辟的心思。
但天無二rì;國無二主。趙桓當然不會束以待斃;他明白一旦處理不好他爹自立朝廷;事情將更加棘手。東南地區是當時全國經濟最發達、財富最豐厚的地區;同時也東南諸路也是蔡京、朱勔父子經營最久、根基最深的地區。如所周知;朱勔是其老家平江府乃至整個東南地區的地頭蛇;有“東南小朝廷”之稱;杭州是蔡京的老巢;此時趙佶身邊還有童貫統領的勝捷軍伴隨在側;儼然在東南新立了朝廷;發號施令;又過上了帝王生活。
金兵圍城時。不經朝廷批准;擅自前往東南的官員為數甚多。竟然出現了“去朝廷者;十已三四;班綴空然;眾目駭視”的局面;險些把朝廷整的關門歇業;相反。道君的行宮以及江南地區則百官麇集;如果這些前朝君臣一旦以東南作為根據地;振臂一呼;迎者必然如雲。
趙桓召叢集臣商議對策;有人建議讓聶昌率領一支勁旅前往鎮江;接趙佶回東京。如果童貫等人膽敢領兵阻撓;則起兵擒殺這幫jiān賊;有人認為派兵接駕不妥;到時童貫必會率兵相抗;如果一戰不勝;他們會挾持太上皇於東南;或者入蜀;則陛下將難以處置。不如。先請太上皇自己下詔懲治;罷去這幾人之官職;又有人說;如果擅自處理太上皇朝中重臣;那就傷了太上皇之心;太不孝了;不如先將幾人貶官;等將來平靜之後;再下一詔書懲治諸人。天下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趙桓也知道這事兒‘只能誘;不能逼’;此時敲東南傳來訊息;太上皇在江南的rì子有些難過…
東南地區富庶不假;但也正因為富而招禍;成為被盤剝最嚴重的地區;尤其是花石綱把大家害慘了。始作俑者就是到此避難的太上皇趙佶;而他來了也不知收斂施恩;遊山玩水不說;更是sāo擾地方。要吃要喝要錢;到達鎮江之後;大興土木;興建樓堂館所。
後來鎮江知府都受不了了;上報朝廷叫苦說;太上皇太能花錢了;僅行宮一個月的開銷就要二十萬貫;護衛的官兵一天也要六千貫;我這小廟是在是養不起了;再這麼下去;兩浙地區極有可能再度釀成民變。而趙佶手下的幾個人也不招待見。童貫徵方臘塗炭東南;殺良冒功;民憤極大。朱勔根基雖深;但在東南也結怨最深;兩浙之民畏之如虎yù食其肉。
這些人素來彼此勾心鬥角慣了;南逃之後把毛病又帶到江南了;仍舊相互傾軋。在到達泗州之初;童貫便於高俅發生衝突;一陣亂箭把高俅嚇跑了。在得知金軍退兵之後;一些難逃的官員又不告而別悄悄的回家了。而為趙佶保駕護航的勝捷軍官兵大多數是西北人;他們在東南;語言不通;生活不便;還思鄉心切;也鬧著要回家。
可以說此時趙佶在東南rì子很難過;不但眾叛親離;陣腳大亂;危機四